历史上这位说客名声不响,但相当高明,三言两语救回被俘国君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一是战乱不休;二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时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家、政治家……能人高士辈出,其中很多名声很大,对后世影响深刻的,比如孔子、孙武。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声没那么大,影响没那么远的人物,他们虽然微小如一片绿叶,但他们的故事,也为那个庞大时代增添一抹亮色。

公元前645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有考是在陕西韩城县附近,但不一定准确)打了一仗,秦国大胜,还把晋国的国君晋惠公给俘虏了。

晋惠公其实是个很讨厌的人,多次背信弃义,欺骗秦国。当初晋国灾荒,没有粮食可吃,是秦国借给他大批的粮食,运粮船把黄河河道都铺满了;结果秦国灾荒时,晋惠公不但不借粮,反而进攻秦国,趁机揩油。所以晋惠公被捉住时,秦国人非常愤怒,纷纷请求杀掉他。

要不要杀呢?秦穆公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正在这时,晋国的使者吕甥到了~他是专门为晋惠公的事来的。秦穆公大喜:先看看你小子怎么说!

秦穆公问:“你来是不是想议和?”吕甥答:“不议和。没有胆识的人对失去君王感到耻辱,因此要整修兵器,拥立惠公的儿子,准备报仇雪恨;而有胆识的人敬爱君王,知道自己曾做过错事,因此想要接回惠公,来报答秦国的恩情。”

这话怎么样?非常高明,软硬兼施,绵里藏针:一我们不怕打,你们秦国有可能遭受军事报复;二我们也知道错了,如果你放回我们的国君,我们会很感激的。

穆公又问:“我们抓了惠公这件事,你们晋国人是怎么看的?”吕甥回答说:“没有胆识的人觉得惠公会被处死;而有胆识的人觉得惠公一定能够重新登上君主之位。所以,秦国会让晋君回去。这是秦国使臣服的国家感怀恩德,使不臣服的畏惧秦的威严,进而成就霸业的方法。”

意思是:处死惠公,那是没胆识的人才干的事,您不会这么蠢吧?而后面“感怀恩德”的话就简直是恳求了:你放了惠公,我们会感怀恩德的,你们的敌人也会因此畏惧你,这是成就霸业的方法。吕甥能把恳求的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不失国体,简直就是很高明的技巧啊!

秦穆公还能再说什么?他又想成就霸业,又不想做那个没胆识的蠢蛋,干脆,把惠公放了吧!

于是晋惠公就这么回国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