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常说的五谷是哪五种?

五谷丰登、五谷杂粮,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词语,在神话故事中也有辟五谷一说,辟谷最早出现于庄子的《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五谷在民族传承中的重要性。五谷在各个史料记载中说法不一,“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

《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后有周易五行八卦,包括中医的起源皇帝内经,都是根源相同,《黄帝内经》对食物的评价是把粮食排在第一的,所谓“五谷为养”,五谷对应的现代植物更是没有统一意见,所以今天一起来说一下五谷那些事。先从主要的两种说法来讲:稻、黍、稷、麦、菽;麻、黍、稷、麦、菽。区别与稻和麻,一般说法是稻在南方,麻在北方,要探究五谷最早的起源,和代之的作物,肯定离不开两个大的方向,1、五谷对应的五行,稻(麻)木、黍火、稷土、麦金、菽水。3、在古代生产水平下可以种植。五谷在两种主要解释中,只有麻和稻的区别,所以先看一看相同的四种是指什么作物:黍、稷、麦、菽。一、黍shǔ(五行:火)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今称黄米,抗旱、耐贫瘠,产量较高,黄米不同于小米,粒径比小米大颜色淡黄。可理解为小米是黄米的晚辈。

黄米功效: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参考小米,此处不过多介绍,后期逐一介绍。"适宜于体弱多病,面生疔疮者食用;适宜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疗冻疮、疥疮、毒热、毒肿者食用;身体燥热者禁食"。摘自百度百科,也符合黍五行对应火。二、稷ji(五行:土)稷谷。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社稷(指国家)。ps: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稷五行属土,而一直被作为百谷之长,和五行的属性完全对应!稷具体指什么作物从古代就说法不一,高粱、小米、糯米都有。稷应为糯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糯米补中气,解热毒。这点与本草记载相合。2、江山社稷,说明稷的重要性,而糯米汁在古代常用于城墙建设,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据民间传说,秦代修筑长城中,采用糯米汁砌筑砖石。

糯米功效: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本草纲目》:脾肺虚寒者宜之。糯米黏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三、麦mai(五行:金)麦(小麦)是五谷中唯一名字没变广泛种植至今的作物。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小麦小麦粒小麦麦种小麦种子新鲜小麦钓鱼麦子...¥3

麦子功效:补气养心,美容养颜,缓解精神压力、紧张、乏力有一定的功效,小麦维生素E的含量特别丰富,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可以活化细胞,增加人体免疫力,抑制衰老的形成。四:菽shū(五行:水)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在汉字现解释中作为豆类的总称,五谷中的作物,那当然就是大豆,据我国专家研究,大豆起源于中国,我国有6000多年的种植历史。

营养价值: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在五谷的两种解释中以上四种相同,其中稻和麻(五行木)存在差异。稻是指水稻,麻的解释也存在争议。个人来讲更偏向于麻,有一种对麻的解释是植物纤维,但是把五谷中的麻解释为做衣服用的植物纤维实在不靠谱。麻应该为麻子(苴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可用于榨油色泽暗黄,味道悠香(但不可多食)。

功效: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五谷中个人更偏向于麻、黍、稷、麦、菽这类,不是因为差异,麻是作为油料作物,于五行中木对应,更应该作为油料作物的代表出现在五谷之中。(以上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五谷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华传统优质文化的重要组成,感叹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个人水平有限,存在错误欢迎指正,部分引用自百度百科,其余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小丹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