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用兵之道?且看他如何说?仁者无敌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曾经因为钦佩荀况的才能,所以任用了他作为楚国兰陵县的县令。荀卿是谁呢?他是赵国人。曾经有过一次辩论用兵之道,并且成功的在赵王孝成王面前说服了他的对手临武君。孝成王问道:“请问用兵之道的根本究竟在哪里呢?”临武君如此回答道:“能够获得天时和地利的支持,并且能够随时观察敌人的变化动向,比敌人的行动速度更快,能够更早的到达敌军想达到的地方,这就是用兵之道的精髓之处啊!”

但是荀况却说道:“并不是这样的!我所听说的古人用兵的道理是,用兵攻伐敌军的根本哪里是那些呢?其实就是在于统一百姓。发射用的长弓和所用的弓箭不协调,就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骏马不能齐心协力的工作,哪怕是善驭的造父也无法将马车赶往远方啊;普通的人民和百姓对于国军不相信,那么即使是那些圣人又怎么能有着必胜的把握呢?因此,我们才知道,使得别人投降并不是最厉害的,能够人别人心甘情愿的依附于你才是用兵最厉害的法门。”

临武君说:“并不是这样的啊!所谓的用兵所重视的是对于形势的把控,一旦是有利的形势一定要加以利用啊!而行动上要让敌人猜不到你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善于用兵的那些人,行事是那么的迅速啊,而且隐蔽性也是十分的高,没有人会料得到他会从哪里出来,又回到哪里去。就像是孙武那样的人所使用的战术,是能够使得天下没有人打得过他的啊!又何必一定要依靠百姓的依靠呢?” 荀况说道:“不对!我所说的,并不是您所说的,我说的是仁者的用兵之道和能够统治天下的帝王的用兵之道。

您所看重的是权谋是谋略和行事,那么对于仁者用的兵,是不能去进行欺诈的。能够用欺诈对付的兵,一定是一些骄傲轻敌的军队,或者是一些此时此刻疲惫不堪的军队,以及那些君和臣子之间,上级和下属之间早就已经离心离德的军队。用同样的战术打战术发明者,还有着可能成功和可能失败的可能。而用骗术去对付仁者,就如同拿鸡蛋去对着石头敲打,把手指头放进了滚烫的水中,或者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活活的烧死就是被水给淹死。所以仁者的军队,上下一定是一条心,三军一定是一同出力;就像是大臣对待自己的君王,下属对待着自己心目中的上级,就像是儿子对待自己的父亲,弟弟对待自己的哥哥,犹如用手臂保护头颅、眼睛、胸膛和腹部。”

他接着说道:“况且,仁者如果统治着大片的国家,仁者的耳目将遍及各地,如果统治着方圆百里的国家,那么仁者的耳目便将遍及千万里,如果统治着千里的国家,仁者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各处,这样,他必将十分厉害。因此他的军队,集结起来一定是一支十分令人佩服的队伍,分散开时就可以布置成阵列;延长伸展好似那些传说中的宝刀宝剑,碰上的即被斩断。再说那令人害怕的君主,他所依靠的是什么呢?只能是他的百姓。而他的百姓爱我就如同爱他的父母,喜欢我就如同喜欢芬芳的花草一样;反之,想起他的君主好似畏惧遭受到了很严酷的酷刑,好似面对着什么仇敌一般。人之常情,即便是臭名昭著的人,也不会为他所厌恶的人去残害他所喜爱的人!这就犹如让人的子孙去杀害自己的父母,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此,百姓一定会前来告发君主,那又有什么可以去欺骗的呢!所以,由仁者治理国家,国家实力逐渐的增强,那么各国的诸侯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前来,后来依附的即遭遇危难;相对抗的将被削弱,进行反叛的即遭灭亡。”

陈嚣接着问荀况道:“您一直在议论的用兵之道,无论如何就是在说以仁义为根本,而仁者去爱着别人的,义者去遵循着的那些情理的,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又怎么能上阵杀敌呢?一切用兵之事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和占领更多的资源啊!”荀况说:“哪里是您说理解的那样呢!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仁者去爱着别人,才仁者才会去憎恶那些害人的人啊;拥有正义的人之所以会坚持,正因为遵循着道理啊,所以才会去讨厌那些以下犯上的人。所以,用兵的目的在于消除战争啊!反而并不是为了争夺、攻伐的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