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用苦肉计保住“超级机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人成功破译了德军“恩尼格码”密码。但这一“超级机密”只限丘吉尔和少数几个高级将领知悉。由此,德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各种指挥文电、作战勤务等加密信息,源源不断地“飘进”盟军指挥所。

保密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1940年11月12日,丘吉尔通过“超级机密”获悉:德国空军将在48小时后对考文垂大教堂和工业区进行毁灭性轰炸。在英国最高司令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丘吉尔为了保护“超级机密”的安全,作出决策:考文垂不加强防空,不通知市民,不提前撤离,以牺牲一座历史古城为代价,换取德国人对其密码安全可靠的自信,换取整个欧洲战场的最后胜利。在德军连续11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后,考文垂变成一片废墟。

几年后,丘吉尔为此付出的代价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大大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丘吉尔站得高、看得远,以牺牲局部赢得了全局胜利。

德军为保险起见,在使用密码机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然而,百密难免一疏。英国人抓住那些重复中不经意的机械故障和违规疏漏,对照缴获的德军密码机、密码本,复制出同样的密码机。丘吉尔、罗斯福拿着希特勒的电报打希特勒,就像赌博时在“玻璃杯里掷骰子”,本来复杂多变的战场对盟军变得如此“单向透明”,处处主动,招招领先,岂有不赢之理。德军在战场上屡屡失利,曾对密码是否被破译产生过疑问,但在轰炸考文垂“大获全胜”后,仍对其密码机的安全可靠深信不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