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时代落幕!天蚕土豆、唐家三少们,能否成为新一代大师?

随着金庸先生故去,武侠小说的时代落幕,天蚕土豆、唐家三少们,能否成为新一代大师?

金庸先生在1970年写《越女剑》,在1972年完成《鹿鼎记》的连载。如果不考虑此后对于之前的小说进行的修改,其实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已经封笔四十多年了。

又过了十几年,古龙先生去世。再过二十多年,梁羽生先生辞世。现在四大武侠小说大师级作家中,只有温瑞安还在写。

金庸

而且了解温瑞安先生作品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来温瑞安先生产量极低,恐怕连《少年名捕》系列也未必能完成。

在我看来,早在二十年前,武侠小说这个大幕就已经缓缓的在往下拉了。这十几年来,谁还能记得有什么武侠小说作品问世?

在武侠小说最辉煌的那个年代,路边书摊上几乎有一半摊位,都是为各种各样质量参差不齐的武侠小说所准备。

金庸

还有各种来路不明的神仙,冒着金庸、古龙甚至“吉龙”、“古龙巨”等等名号,书写自己的武侠梦。

因为在那个时代,武侠小说就意味着名利双收,是接受度最广、读者最多、受众最大的文学类别。

武侠小说之后,在我看来自然就是网络小说。在这里我并没有想把天蚕土豆、唐家三少等人和金庸先生等量齐观。

之所以提起天蚕土豆,唐家三少们,也只是因为他们是网络写手的代表领军人物。

唐家三少

很多观众可能要不满,网络小说也能跟武侠小说比?其实在我看来不但可以比,简直就是一脉相承。

网络小说和武侠小说,都算作通俗文学的范畴。更是这两个时代,最能代表通俗文学的小说类别。

当年的武侠小说和今年的网络小说,最大的共同特点是包罗万象,是整整一两代人的文学启蒙。

天蚕土豆

我们很难要求十几岁的青少年,捧着《红楼梦》一类的世界名著钻研苦读。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好的文学启蒙教材,当然是充满趣味的通俗文学。

在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班级里传看武侠小说,自然是一种风潮。而对于现在95后们,中学时代对于小说、文学的记忆,自然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或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

唐家三少

在我看来,这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心目中的大师当然就是网络写手。即便你觉得天蚕土豆和唐家三少们力有不逮,但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以我的看法,天蚕土豆他们自己,自然也不会把自己跟金庸这样的大师相提并论。我也希望以后在网络写手界,能涌现出更优秀的作家,拿出更有分量的小说作品。

天蚕土豆

即便没有这样的人物和作品出现,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会在心中树立起新的大神。

虽然这些网络写手们,也许没有一个人能达到金庸先生无可取代的地位。但现在的文化氛围,不正是多元化、扁平化的吗?

金庸

并且以我的观点,随着读者受众的不断提升,网络写手生存状态的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将加入网络小说这一创作行列。

《斗破苍穹》改编电视剧

近些年来,诸多网络写手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作品。虽然从影片质量尚可为良莠不齐,但至少这些作家们以此换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也能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这一行业。

金庸

而一代大师自然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这就意味着大师的产生,是需要金字塔的。需要一层一层水平没那么高,成就没那么大的人,来为整个行业开山劈路、添砖加瓦。

而现在网络小说这个金字塔,已经逐渐成型,而且日渐壮大。所欠缺的也仅仅是拱出几个塔尖而已。我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人,这一天也一定会来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