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耳一生流亡十九年,还被父亲兄弟侄子三代追杀,六十岁称王

晋文公重耳的一生可谓命途多舛,从一个晋国公子,到流亡各国躲避内乱,最后到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人生起伏虽然大,但是这些磨炼也让他变得更加了解各国形势,为他的霸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那么重耳的一生究竟为何如此坎坷,以贤德著称的他为何流亡十九年,还被父亲兄弟侄子三代追杀。

要说起重耳流亡的原因,不得不从晋国的国内局势说起,不同于其他诸侯国,晋国国内的国君是历代靠争权夺位而获得的,晋国是最早的姬姓国,是周朝的宗亲,从曲沃桓叔开始,他们曲沃一族就对晋国的国君开始了争夺,最终三代以后顺利成为了晋国的正统。

重耳

可以说晋国是春秋时期最无视周礼,最混乱的宗族之间厮杀最惨烈的一个国家,就这样在晋国形成了屠杀儿子兄弟的默契。到了晋献公时期,他虽然有才能,是晋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但他是个暴君,在骊姬的怂恿下,要杀自己的三个儿子,重耳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晋献公的追杀,重耳开始了流亡生涯。

重耳为人忠厚仁义,但也不乏其智谋过人,比起哥哥申生的忠厚,弟弟夷吾的奸诈,他是晋献公三个大儿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他谦虚且好学,最重要的是他乐于结交忠义之士,所以尽管他流亡,身边还有他舅舅狐偃,赵衰等一众良将贤士的协助。

重耳

他流亡的第一站来到了翟国,这是陪他流亡的舅舅狐偃的祖国,他来到这里,晋献公依然不放过,派刺客前来暗杀,重耳幸免于难,等到他父亲病重去世,骊姬的儿子坐上了王位,这时候将军里克杀了他们,并前来派人请求重耳回国称王,但是他不肯,他觉得父亲刚死自己就回国称王是很大的不孝,痛哭着坚决不回去,而秦穆公也是一代明君,自愿派人送重耳回国,可他就是不回去,秦穆公被重耳的忠孝所打动。

重耳不回去,那么里克只好找他的弟弟夷吾回去称王,夷吾高兴的就赶紧回去了,并且还耍了秦穆公,导致秦穆公对这个夷吾恨之入骨,这个夷吾更不是个好东西,他做了晋惠公以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耳对他威胁太大了,万一哪天回来自己位置不保,又派人追杀,而重耳身边多亏有人保护,所以才能安然无恙。

晋文公重耳

而这个夷吾对于秦国背信弃义,导致秦国大怒发兵攻打,夷吾被俘虏,可是由于秦穆公的贤明没有杀他反而放回去了,他回国不久也因病去世,而这时候夷吾的儿子晋怀公做了晋国的君主。

而晋怀公比自己父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但要追杀重耳,和重耳一起逃跑的人也要杀,他们逃走了就杀他们的亲属,第一个杀的就是狐偃的父亲,也是晋怀公的外祖父,如此不念亲情,真可谓是晋国传承下来的一个习俗,这时候百姓也很痛恨他,都纷纷想让重耳回国继位。

晋怀公

秦穆公是难得的一位贤主,不但将自己女儿嫁给了重耳,还专门派兵帮助重耳回国夺位,就这样重耳结束了自己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六十二岁重新踏上了祖国,成为了晋文公,但是年龄完全没有限制他的作为,他让秦国和晋国关系友善,并且帮助晋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真可谓晋国难得的贤良君主。

重耳一生流亡十九年,被父亲兄弟侄子追杀,皆是因为重耳的才能,晋国的国情容不下一个有才能贤明的人,但是重耳并没有退缩,一步步最后走完人生历程,成为晋文公,也是向他这样忠义之人的一个好的回报。

晋献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