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皇帝为何如此短命? 平均在位时间不过五年!

对于元朝,给人第一印象更多的是元朝版图以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驰骋沙场的画面。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在当时最辉煌时期元朝的国土面积占据了当时世界的很大一部分,拥有5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现在世界第一版图面积的俄罗斯还多几倍,俄罗斯目前的领土面积是170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是现在中国领土面积的5倍多,可想而知,当时的元朝幅员是多么的辽阔,而当时的元朝的整体人口也不超过一亿。巅峰时期的元朝达到了中国历史最辽阔的疆域,但是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却是非常短暂的,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到1368年灭亡,仅有98年的历史。

但是在这短短的98年时间里,却有十一个皇帝的存在,元朝的第一个皇帝属忽必烈,他在为时间长达24年,而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时间是最长的,长达36年。这个时候不禁让人感慨,那剩余了多少时间给那剩下的九位皇帝呢?答案可想而知,除去忽必烈和元顺帝在位的60年,相对于期间在位的九个皇帝平均每四年换一个,这个数字对于古代来说是非常不同寻常的,因为在古代皇帝的继承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在古代皇帝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是国之根基,不可动摇,那元朝为何更换如此频繁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点。

首先,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非汉族所建立起来的封建制度国家,很多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会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就拿皇权继承这点来说,元朝自忽必烈建立以来,自始至终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继承体系,而当时的汉族对于皇权的继承一向都是以嫡长子继承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皇权之争而引起的国内动荡。当时的元朝统治汉族的时候,发现了汉族文化和制度上与自身民族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进行打压,一方面又在接受和被汉化,在继承制度上也不例外。

当时元朝时期,蒙古族作为贵族,他们有很大的权利与优待,很多时候有很大的话语权。在权力继承制度上,蒙古人有自己的传统。当时部落首领的诞生必须经过一个叫库里台大会,由皇族成员和各族长老选举产生,这很大此程度上也导致了内部之间对于皇权的争夺,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在蒙古族还有这样一个老的习俗,那就是“幼子守灶”,对幼子具备一定的偏袒,就像现在很多家里会出现偏爱于幼子的倾向。而当时的汉族传统意义上的皇权继承确实嫡长子继承。民族之间的制度和思想碰撞,新旧势力,改革或是继承或是兼容,这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成为了一个难题,非汉族统治下的元朝在皇位继承制度上呈现出混乱交织,举棋不定的局面,内部不稳,国之动荡。

忽必烈在创立元朝之后,对于民族文化差异的不同也深有感触,对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族文化也是抱着学习和兼容的态度去尝试的,虽然多数的蒙古人和皇族都是抱着抵触和反对的态度看待汉族文化。忽必烈当时也知道皇权对于国家稳定的作用,于是也想采用嫡长子继承者,他的第一个儿子真金也确实是被封为太子,可惜真金早逝,嫡长子继承又化为了泡沫。后面铁木尔继承皇位之后,也想采用忽必烈的方式继承皇位,但是铁木尔却没能落下子嗣,内部皇权之争也就此拉开序幕,当时的成吉思汗的直系实力都很强大,纷纷加入到皇权的争夺战中,皇权的争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其次,元朝虽然入主中原,但是和汉族的文化确实有很大的差异,而在当时的元朝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接受汉族文化,上层统治者是游牧民族文化,而汉族文化是基于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思想文化。汉族作为国内最大的民族,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受汉文化的影响,一种根植于历史上的文化,而在当时元朝把汉族人列为低等人,在对汉族人具有很大的歧视,这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制度上,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都是实行早朝制度,而当时的元朝却是以一种游牧民族惯有的方式,习惯了放任自由,没有上早朝的制度,虽然沿袭了很多朝代以来的机构和职能,但是当时的很多官员都是属于无人监管,自由散漫的状态,实行的职权也是比较片面的。虽然会有奏折的上传,但是很多的奏折皇帝看都看不到,更多的是交由当时的几个重臣进行御前上奏。而且当时的皇帝听取信息的范围和内容也是相对狭窄的,一般不会涉及到政策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税收和预防汉族人民起义的内容。久而久之,很多的事情,皇帝了解的都很片面,皇帝都交由这些重臣进行打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重臣变成了皇帝职权的代理人,慢慢地,皇权也就变得无关紧要,大臣的权利变得举足轻重,慢慢地架空皇权,滋生着官僚势力。

战争上,当时的忽必烈建立汉朝之后,依旧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战争上,而不是像以往的皇帝那样更多的是修生养息,稳固政权。蒙古族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和扩张性,这点也是和汉族统治者会有很大的不同。忽必烈在打败南宋之后依旧想着扩张,此时把目光转向周围的邻国,如日本,越南,缅甸和爪哇群岛。这一些列的战争耗费了元朝大量的人力、物力。期间因为战争,也向当时的百姓增加赋税,强制召集士兵入伍。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原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更加痛恨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在元朝前期的没有太大的征兆,却也为后期的元朝的覆灭埋下了火种。到了元顺帝时期,他看到了战争带给元朝的创伤,于是大举停止战争,准备修生养息,但是此时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却开始上演。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终究会爆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到元朝末期的时候农民起义随之兴起,各路诸侯争相起义,元朝覆灭的号角再次响起。五世十一代,短暂的岁月,因果前生,祸福相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