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黑的最狠的帝王商朝殷纣王

纣王(商朝末代君主)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即约30岁即位,在位30年,60岁殉国。

辛是帝乙的小儿子,兄长为微子启。微子启因母亲地位低贱,不能继承王位,而辛作为嫡子被立为继承人。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帝辛,天下都管他叫“纣”。

史料记载帝辛长相俊美,天生神力,天资聪颖。《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那么这样一个集美貌,智慧,力量于一身的一代君王为何最后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

殷商天子:帝辛(纣王)

帝辛继位后,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亡虏逃臣中简拔健步如飞、勇搏熊虎的勇士飞廉、恶来父子为将;伐黎国,破苏国,大搜于渭水,一度打压了刚刚兴起的周国,囚禁周文王姬昌。在周人臣服后,帝辛移兵向东,长年攻伐东夷。

可对比以下两张地图:殷商极盛时期,殷高宗武丁的疆域图

周国崛起,与殷商对峙,牧野之战时的疆域图

据考武丁之后历任商朝天子的武功,主要在对西戎用兵,祖甲、廪辛征伐蚕丛氏部,庚丁征伐羌方,武乙征伐旨方,文丁囚禁逼死周侯季历(姬昌之父)。

而到了帝辛的父亲帝乙即位后,面对东夷部族崛起,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就被迫对日益强大的周人怀柔,将商朝王女嫁给姬昌,同时全力攻打东夷,打败了盂方、夷方、人方等东夷部族,商军最远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

在帝辛继位前,商朝已经经历了“九世之乱”,到了帝辛即位时期,早已是日薄西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帝辛继位后,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力恢复后,雄才大略的帝辛立即发起了对东夷的战事,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江淮一带。接着通过讨伐徐夷,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由于帝辛统一了东南地区,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得以向东南传播,大力地推动了东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后来因为对东夷战争中,殷商军队损失极大,帝辛只能仓促将大批夷人战俘武装成军,与周军交战。殷商数百年来,皆以被征服各方部族的战俘为奴隶,残酷对待,并动辄大规模将他们杀戮、生殉以祭鬼神,因此这些夷人战俘对商朝的忠诚度可想而知,在战场上他们一触即溃,全面倒戈,商军大败。

帝辛遂携王后苏妲己自焚于鹿台,是继千年前的寒朝天子寒浞之后,又一位以身死国、殉于社稷的英武天子,不失壮烈。

帝辛在治理国家和开疆扩土方面都有大作为的君王本应名垂千古,但为何最后成了却恶名远播?原因是周朝人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而恶意贬低帝辛。那么周朝人是如何贬低帝辛的?

商朝工商业发达,特别尊重妇女,商朝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妇好就是一个女性,妇好能征善战,能指挥数万人的部队,为商朝平定了鬼方、羌方、土方等地。帝辛尊重女性,能够试着听从女性的意见,但一生征战沙场的帝辛绝不可能对女性言听计从。而周朝的女性地位非常低,是个男权社会,所以对帝辛听从女性意见这一点不断加深抹黑,这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电视剧里出现的纣王昏庸无道,对妲己言听计从的形象。

帝辛还举贤任能,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奴隶,帝辛不分贵贱,一概任用。所以说帝辛是解放奴隶的先驱,而周朝人崇尚任用王族,帝辛任用奴隶的行为受到了周朝人大量的抨击。

周朝人还贬低帝辛不尊重祭祀,后人甚至还衍生出帝辛侮辱女娲的行为。其实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帝辛没有不祭祀,只是进行了合理的祭祀改革。况且这也能说明帝辛天资聪颖,不似当时人愚昧,鬼神观念已经变得淡薄。帝辛强调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应该由本国人民来把握,这不是进步是什么?

周朝还贬低帝辛为人十分残暴,关于帝辛残暴的说法都是出自于周朝的资料记载,而商朝的各种资料记录却从来没有帝辛残暴的任何记载,如果一个国君十分残暴,那么为何从来没有本朝的记录?毛泽东曾经说过:“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

周武王在帝辛倾尽全国之力东征的时候,联合和周边一百多个部族,从背后捅了帝辛的刀子!朝歌不保,而此时商朝的大军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此时的帝辛选择了自杀殉国,而暴君通常都是怕死之徒,必定想着逃命,又怎会自杀殉国?历史上真正殉国的君主只有三位,帝辛、宋昺帝、明崇祯。帝辛深爱着他的国家和人民,在看到自己所有付出的努力付之一炬,山河破碎后心痛不已,万念俱灰,在鹿台赴火而死,并把功名留给后人评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