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代科技史话】泉州古代漆工艺——泉州漆线雕

泉州漆线雕,源于中原地区的佛雕彩塑工艺。

2000年版《福建省二轻工业志·彩塑·泉州泥彩塑》记载:

泉州民间彩塑艺人,用生漆揉成细如亳发的漆线,应用到彩塑上,作为装饰花纹图案之用,并加以彩绘、描金,这就是有名的‘漆线开金’,精致雅观,经久不褪色,形成泉州彩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里的“漆线开金”即“漆线雕”,在佛雕艺人中,也称为“牵漆线”安线”“添漆线”“上漆线”。泉州漆线雕,源于中原地区的佛雕彩塑工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迄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永春县仙洞山真宝殿偏殿,祀奉着一尊隋代古佛“毗庐遮那佛”,佛像的衣襟、袖口上就饰有精美的漆线雕。

泉州漆线雕的制作,即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沥粉等原料经反复舂、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这便是佛像上的漆线雕。

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经过历代泉州佛雕艺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至近代,漆线雕已从佛雕技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企独立技工艺品种的制作技艺。泉州漆线雕漆艺人,以线作笔,以盘、绕、堆、雕的技法,雕塑出各种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龙凤、麒麟、云水、山石、花卉等为多。所塑的龙鬃凤羽、鱼鳞贝甲、花朵枝叶细致入微,云彩飘逸流畅,山峦、亭台楼阁清晰真切,充分展示了泉州当代漆线雕艺人的精湛工艺和创作实力。泉州漆线雕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鱼、龙、花、鸟等。泉州漆线雕发展至今,已有各种瓶、碟、匾、壶、屏风等系列产品200余种。

泉州漆线雕,是艺人们继承前人精湛的佛雕漆线雕传统技艺并不断吸收其它工艺美术雕塑长处,融入泉州地方特色,心灵手巧创作出来的高档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审美、收藏与经济价值。

泉州漆线雕较早传播到海外,成为闽台交往的重要精神纽带,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得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推崇。泉州漆线雕历史悠久,与泉州民间信仰、民俗风情及多元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经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蕴含特定历史信息的漆线雕作品,题材丰富、高贵典雅、异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对研究闽南宗教文化,与漆线雕艺术渊源,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文/摘自《泉州古代科技史话》

关注我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