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这封《与田兴书》句句大实话,是其为数不多的好文章之一

中国古代人,能见于史册的数不胜数,他们的品性、才调,使我神往。而我钦羡的却是另一类人,比如季札,比如范蠡,比如谢安,比如张良,比如田兴……他们的知人之明,极妙;自知之明,更妙。

孙膑因为没有及早看透庞涓,吃了大亏,论及远不如田兴聪明。说田兴,不得不提朱元璋。从乞丐到帝王,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元璋自然也离不开众多文武俊才的辅助。其中,后人熟知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徐达、汤河、常遇春等。却鲜有人知田兴是何许人也。

田兴是朱元璋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据说比朱元璋大七岁。朱元璋当和尚后,与家人朋友失散,田兴也包括在内,后来田兴流落在外,成了一个小商人,得知朱元璋起义后,积极响应,为朱元璋招兵买马,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自是感激不已,称他是自己的老哥。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对有功之臣皆给予封赏,但是田兴却不辞而别,功成身退。即使朱元璋后来多次派人去请,也不回京。朱元璋只好亲笔写下《与田兴书》恳请田兴回朝。

与田兴书

元璋见弃于兄长,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处,何尝暂时忘也。

近闻打虎留江北,为之喜不可仰。两次诏请,而执意不我肯顾,如何见罪至此。兄长独无故人之情,更不得以勉强相屈。文臣好弄笔墨,所拟词意不能尽人心中所欲言,特自作书,略表一二,愿兄长听之。

昔者龙风之僭,兄长劝我自为计。又复辛苦跋涉,参谋行军,一旦金陵下,告遇春曰:“大业已定,天下有主,从此浪游四方,安享太平之福,不复再来多事矣!”我故以为戏言,不意真绝迹也。皇天厌乱,使我灭南盗,驱北贼。无德无才,岂敢妄自尊大?天下遽推之。陈友谅有知,徒为所笑耳!三年在此,访求山林贤人,日不暇给。兄长移家南来,离京甚近,非但避我,且又拒我。昨由去使传言,令人闻之汗下。

虽然人之相知,莫如兄弟。我二人者,不同父母,甚于手足。昔之忧患,与今之安乐,所处各当其时,而平生交谊,不为时势变也。世未有兄因弟贵,惟是闭门逾垣,以为得计者也。

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过偶然做皇帝,并非一做皇帝,便改头换面,不是元璋也。本来我有兄弟,并非做皇帝,便视兄长如臣民也。愿念弟兄之情,莫问君臣之礼。至于明朝事业,兄长能助则助之。否则听其自便,只叙弟兄之情,不谈国家之事。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不过江,不是脚色。

——朱元璋

本来,朱元璋是交代翰林院的人写信给田兴,但是那些人虽然文采有余,可是人情味不足,朱元璋看了以后摇头叹气,亲笔用浅显的话语写了封信给田兴,这就是《与田兴书》。朱元璋虽然没有文笔,但是写出的这封《与田兴书》情深意重,语气诚恳,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好文章之一。朱元璋以“再不来的,不是脚色”相激,果然脚色田兴来了。于是话旧旬余,朱赠金银,田慨受不辞。出得宫来,悉数散与平民百姓,孑身飘然而去。

美哉田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