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实力那么强大,却依然败给了刘邦,这真的只是他自身的理由吗

秦朝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现了称霸天下的目标。但是到了秦二世的时候,秦朝就瞬间没落了。似乎秦国先祖们费尽心机挣得的家产还不够多,所以才没经得住秦二世的胡乱折腾,最后还被起义军给灭了。当时的起义军非常多,他们都希望能够像曾经的秦朝一样,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天下。其中,实力比较强大的一个起义军就是项羽。但是即便如此,项羽也并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自己本身能力不够的缘故,还说如果他这个人过于实在,不似刘邦那么狡猾,所以根本不是当天下之主的材料。那么,事情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样,项羽失败的原因都是出自他自己身上吗?

其实我们这样说项羽并不客观,项羽的失败固然是有它自身的原因存在,但是也不能当成是他失败的唯一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势力之间进行争斗的时候,谁能获胜除了跟他们的兵力有很大关系之外,还跟他们身边的人才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当时刘邦的身边吧,那就有很多谋臣帮助他。而且这些谋士的才能都非常强,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人,否能够在刘邦陷入困境的时候帮他出谋划策,让他顺利的走出困境。正所谓众志成城嘛,出主意的人多了,总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主意。

这个时候肯定就有人说了,刘邦身边有很多谋臣,他项羽身边也有很多谋臣啊!这话虽然不假,但是从质量上来说的话,项羽身边的谋臣,能力远远不及刘邦身边的谋臣啊!比如说刘邦身边的韩信,他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向来都是深思熟虑后方才行事的。不仅如此,他连失败后的退路都提前想好了。只要发现事情不对头,他还能立即弥补一下损失。再加上他的身后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李左车老师给他保驾护航,谁还敢让他吃瘪呢?

当然了,在这之前,他曾经跟项羽都商量好了。而项羽召见,当时实力不如项羽的刘邦不敢不去。之后,宴会开始,项羽跟刘邦冰释前嫌后便开始专心于喝酒,而范增并没有被刘邦的花言巧语给骗了,他仍然记得自己设计这个宴会的目的,所以便安排项庄舞剑助兴,为的就是趁机将刘邦杀死。可是这个时候,一项自称为项羽的至亲和智囊团的项伯却对刘邦动了恻隐之心,他不但阻止了项庄,还将刘邦给偷偷放走了。

之后的事情就是众所周知的了,刘邦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开始跟项羽决一死战。而项羽被韩信的计谋所骗,最后落入他们的包围圈而战败,甚至自杀身亡。项羽跟刘邦比,确实是够实在的,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如果当初不是项伯一直阻挠项庄杀刘邦的话,日后岂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当然了,项伯还不止一次坑项羽。当初刘邦撕毁合约,然后让韩信派人去假意投降项羽的时候,项羽本是对此深表怀疑的。但是就是因为他的叔叔项伯多嘴问了那么一句,直接就将项羽心中的疑虑给打消了。

项羽不疑有他的主动出兵迎战韩信,不想却中了韩信的奸计。不仅陷入了韩信设下的包围圈全军覆没,最后他自己也宁死不屈得自杀了。由此看来,项羽能有日后惨烈的下场,原因并非都出在他自己身上。毕竟他身边的人也都没有尽到责任,这才让他一次次让自己陷入为难当中。而那个对他非常有用的范增,最后负气走了。项羽没有留他,却让他得以善终,也算是项羽对他辅佐恩情的一种报答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