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蜡纸

这里说的蜡纸不是包装纸,而是一种过去专门用来刻字印刷的特殊纸。这种纸拿在手中涩涩油油、半软不硬的,上面印有暗格,让你在刻字时可以横平竖直地有个参照。

今天想印几份文件输入电脑指令,打印机就会打印几份。过去可没有这么方便,两三份文件可以用复写纸抄写,如果五份以上,就必须刻蜡纸油印了。蜡纸放在一个硬纸盒里,取出垫上专用钢板,用专用的“钢笔”一笔一划地半写半刻字。我刻过蜡纸,轻重都不行,轻了刻不透蜡印不清楚;重了蜡纸会被刻破,蜡纸破了就不能印刷,前功尽弃。所以刻蜡纸是个细心活儿,还考验耐心。

刻蜡纸就怕错,错一小笔还可以融蜡修改,错多了就必须重写。蜡纸刻笔还写不了连笔字,基本上都要写正楷。我特羡慕打字室的秘书们,人人刻得一笔好字,规规矩矩,尤其印刷出来时特美,内容有时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不知何时,蜡纸渐渐退出了办公行列。现在让谁刻蜡纸油印文件成了天方夜谭。蜡纸的历史应不长,但此蜡纸非彼蜡纸:苏东坡陆游诗作中的蜡纸都是糊灯笼的,不是这种刻字印刷的蜡纸。至于这种油印传单的蜡纸,估计是西方人发明的。从民国革命满街张贴的告示,到文革初期从楼上飘落的传单,大都是蜡纸的功劳。这些年,科技发展得太快,蜡纸没怎么嘚瑟就被历史淘汰了,只为我们这一代最后两代人留下了一段记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