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地名怎么来的?盐场?香料?还是北方山东“东莞”?

此专题完整版首发于公众号“大地理馆”

撰文 |公子羽 制图 |苏见羽 (特别注明出处的除外)宋朝广东“东莞”定名:香飘天下的南粤名城,沿革至今天

隋唐时期,广东珠三角的“东官郡”消失了。

经历了五代之后,北宋版图上,在今东莞市区出现了“东莞县”——有人考证,广东“东莞”正式记载地名,在隋唐之际,这也恰恰是北方东莞撤县时期。

|北宋-广东东莞县| 制图-大地理馆

|元代-广东东莞县|

|明代-广东东莞县

|当代-广东东莞:城市出行轨迹星云图| 图源-滴滴出行

不过,隋唐时期的广东东官或东莞,可能也有地名,但因为级别低,未能被提及。东莞与东官,应该是前后继承关系。

宋代大举对外开放,贸易空前兴盛,位于沿海的东莞因生产和运输香料而繁荣,也就有了今天所说的“莞香”。在两宋地图上,东莞县以南沿海,还有“东莞盐场”——可见,除了香料,海盐加工也是广东东莞古代的重要产业。

东莞夜景

开头曾提到,山东东莞与广东东莞,时间上一先一后,但并没有确切证据显示二者的直接联系。

不过,我们可以合理推断:东晋以来,除了江南,其他地方也多少有“侨州郡县”设立,广东这个“东莞”,是否也是一例呢?中原人南迁,民间仍有以故土命名习惯,以至于后世影响了官方的行政取名,广东东莞是否是山东东莞移民的后裔带来的呢?

东莞东站东莞来自北方东莞说。

古代地图上的“东莞盐场”,留下了蛛丝马迹。

广东东莞理工学院的黎诚先生考证后,认为:

“侨置郡”所管辖的“郡民”(即北方移民)被安置在当时人烟稀少的南方,被赐予较广阔的土地,利用他们身上所拥有的较先进的生产技能,去开发这些“荒蛮”“烟瘴”之地。

东莞地区的盐业,也许是为了安置来自北方的拥有较高制盐水平的移民,而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么这些移民就很有可能是来自山东(今天日照地区)沿海的移民。

当时的其它地区,都属于内陆,只可能拥有“池盐”或“岩盐”,与“海盐”的生产有较大的差异。而山东的“东莞地区”……居民大量外流以躲避战乱,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真是如此,为何没有直接记载呢?

比较可能的原因是:“东莞”这个地名,在当时不算是显赫的地方,名气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官方史书记载历史事件,如北人南迁,文字多集中在都城长安、洛阳、开封及周边地区,即狭义的中原。汉至西晋的东莞,不仅远离河南,而且在山东也属于人口较少的郡,关注度比较小。同时,它总是处在对峙前线,动乱的环境,不利于本地、本族历史的完整记录。东莞继承东官说。

关于广东东莞的得名,还有其他说法:这里的莞,跟北方东莞联系不大,跟莞草关系也不大,其实就是由“东官”而来——而三国两晋以来的东官郡,则来自汉代就有的“东官场(盐场)”。广东科技学院的学者梁燕红考证认为,公元前110年的西汉东官盐场是“东官”的之始,而山东之东莞县设立于公元前127年——两者起源前后只差17年,不太可能短时间内发生联系。

综合来看,关东东莞得名:有盐场说(继承东官)、香料说(莞香)、北方移民说(山东东莞影响)。香料说从常识上说就讲不通,所以基本上被CUT掉。目前争论,主要集中在移民说与盐场说。

如此来看,广东“东莞”得名之谜并为完全解开。我们期待有更多精彩的新发现。

编辑:萧璇/大地理馆 geo-museum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