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太监,却偷偷改掉了圣旨上的一个字,拯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从古至今,太监的形象一般都是偷奸耍滑,阿谀奉承的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普遍比较低,也只能靠着一个有势力的主子来护着,才能得以在皇宫这个危险之地生存。但在众多的太监之中,也有十分仁义的,他们没有因为身体存在了缺陷,而舍弃了心底的善良和良知。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太监,他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改掉了皇上圣旨上的一个字,因此拯救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他名叫张居翰。

张居翰平常是个很认真仔细的人,只要指派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妥善的完成,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就是他这样的做事风格,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有时候一些重要的事务皇上也可以放心的交给他去做。这一次,他去到了幽州监督一些军队上的事情,在那里,他认识了刘仁恭,两人相处的很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皇上的一纸调令到达了幽州,让张居翰回朝做事。

两人都很舍不得对方,不想失去这么好的朋友,于是刘仁恭就向皇上请旨,言辞诚恳而深切,请求皇上可以把张居翰留下。皇上也不很体恤他们,于是答应让张居翰留在了幽州。之后,朱温和崔胤逐步吞噬朝中的势力,唐昭宗几乎完全被他们控制。两人有了一个提议,那就是屠杀掉宦官,他们认为宦官会密切接触皇上的生活,有时候会知道很多机密的事情,甚至还与前朝的官员们勾结,做一些不法的勾当。

当时的唐昭宗并没有决定的权力,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下令开始驱逐和屠杀宦官。刘仁恭知道了这件事,他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好友受到残害,于是他找到了牢里的一名犯人,让他去顶替张居翰,救了张居翰一命,但张居翰也不能再任职了,只能逃到幽州的一个隐蔽的地方,悄悄的过自己的日子。而朱温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逐渐变大,开始起兵谋反,一直打到了沧州。

刘仁恭赶紧赶往沧州,想镇压朱温的势力,但寡不敌众,他手里的兵力并不够强,他只好向太原的李克用发起求助,希望他能协助自己。并且刘仁恭还找来的昔日好友张居翰来,一起合力保住了沧州。张居翰在这次的战役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李克用关注到了他,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平常让他带兵训练,如果有战役还会让张居翰率兵出战。

张居翰靠自己的能力守住了不少城池,对朱温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朱温还曾经想说服他归顺于自己,说愿意给他很好的爵位,很高的俸禄,但无奈他根本没有因为这些条件而动摇。之后李克用去世,他的儿子李存勖继续他的事业,对于张居翰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和重视,并在他的协助下打败了大梁。而张居翰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变得越来越骄纵,反而是更加低调谨慎,所以没有得到任何迫害,李存勖对他没有什么芥蒂之心。

而之后李存勖要攻打前蜀,王衍知道后,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与之抗衡,干脆没打算反抗,直接对李存勖投降,而李存勖也不想赶尽杀绝,索性给了他一个官位,答应会饶过他的性命。但在王衍去洛阳的途中,有的地方开始进行了反叛。这个时候,就有人在李存勖的耳边说着,王衍现在的投降不一定是真心的,也许只是缓兵之计,留他性命万一他日后壮大了势力,也有可能会叛变的。

李存勖一想,觉得确实有道理,王衍是个很大的隐患,于是写下一道圣旨,将王衍一行人全部杀掉。而这道圣旨正好落在了张居翰的手里,他看到圣旨的内容,觉得这样太过残忍,王衍已经投降了,而李存勖也答应了会留他性命,现在又出尔反尔将他和他的手下全部杀掉,这样的行为怎么想都有些不妥。其他地区如果看到了这样的事情,就会觉得投降也难以活命,都会选择冒险反抗,这样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所以张居翰擅自做主,把圣旨上的“一行”改成了“一家”,其实张居翰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他觉得如果自己可以救下数千人的性命,这样也值得了。几千人得救了,但当时李存勖已经自顾不暇了,没有追究这件事。不久之后,李存勖被杀,张居翰主动辞官,回到了乡野之中,平安的度过了晚年的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