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如果战胜了燕王朱棣,那将是不一样的大明朝

有人经常问我,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真的很懦弱吗?真的很无能吗?他逃出了南京吗?其实历史不容假说,加上建文帝在位期间的原始资料已被操蛋的四叔明成祖朱棣焚毁,所以要从史料上分析建文帝朱允炆的性格和处事能力是很难的。

但是,可以结合其他史料,比如《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去分析建文帝的为人。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太子,但是提前去世,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绕开其他儿子,直接立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朱元璋眼里,这个16岁的朱允炆是个天资不错的人,如果真是傻傻呆呆的人,朱元璋那双鹰眼是不会选择他做大明帝国继承人的。

从16岁开始,朱允炆成为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这时候,朱元璋给他安排的就是帝王教育课程了。帝王心术、权谋成为必须课。同时,朱元璋还常常亲自教朱允炆,教育朱允炆怎么当皇帝,怎么取舍,怎么收拾人心?这一教,就是6年,直到1368年朱元璋去世。有一次,朱允炆问朱元璋:如果叔叔们谋反,我该怎么办?朱元璋回答说:只好镇压,而且要快!又有一次,朱允炆说:这么多叔叔都是亲王,世袭罔替,子子孙孙由朝廷供养,总有一天朝廷会负担不起。朱元璋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太远了,再说吧。(吴晗《朱元璋传》有记载)

从朱允炆问的问题来看,他看问题还是比较清晰和深远的。他对这些叔叔们一直就非常担心,担心他们谋反、担心他们的子孙吃垮了自己的朝廷。为此,他一上台就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年就削除了5位藩王(都是亲叔叔)。朱元璋有26个儿子,24个封王,当时还有5个儿子年幼没有就藩,之前已经死了4个,这下剩下11个手握兵权的叔王了,炸弹在一个一个解除,胜利在望。从朱允炆快刀斩乱麻的削藩手法来看,朱允炆是个坚决果敢的人,一不做二不休,对那些叔叔们并没有心慈手软。当时湘王朱柏已经用自焚而死来抵制削藩了,但是没有阻挡朱允炆的削藩步伐,朱允炆的目标瞄准了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

可是,连赢五局的建文帝到这里就输了,输的很惨。很多人说建文帝在朱棣进入南京城前逃跑了,其实不可能。理由有:1.这样刚烈的人,一旦失败,只会选择死亡,西楚霸王、后世的崇祯皇帝;2.南京城当时有20万守军,要不是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城门放朱棣进来,朱棣一时半会根本进不了南京城,事发突然,来不及逃跑。3.就算当时逃出了南京,建文帝也不可能一直躲藏,朱元璋在全国建立了网格化的保甲制度,曾经一个重要逃犯路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有村民看见了但不举报,被朱元璋屠村。

后世有人解说朱棣后来找到了朱允炆,只是不杀他。看看朱棣的做事风格,找到了会让他好好活着。朱棣后来安排朱允炆的母亲带着弟弟给朱标守坟,不几年,住地发生火灾,朱允炆的母亲和弟弟被烧死。

建文帝的削藩没有错,错的是方法,错的是自己年轻。如果按照朱允炆的思路,明朝后世不会有那么多王爷,也不会有那么多宗室人口,这样国家的负担将大大减轻,明朝可能会走的更远、更繁更强大。只可惜,朱允炆败在了叔叔朱棣手里,后来朱元璋和朱棣的子孙,联手果然吃垮了明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