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有个亲弟弟,军事天赋非常高,可惜在建国前牺牲了

熟悉林总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堂哥:林育英、林育南,也都是我军的重要人物,并称“林氏三雄”。

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林总还有一个亲弟弟,叫林向荣,也是我军的一员名将,可惜牺牲在了建国前夕。

林向荣比林总小9岁,小时候受哥哥的影响,很早就参加了革命。1937年,林总担任抗大校长后,林向荣就带着一帮乡亲来到延安,并报考了抗大,成为第四期学生。

林向荣刚到延安时,身上没多少钱,他知道哥哥是校长,还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就提出让哥哥每个月给他几个零花钱。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但林总听后却非常不高兴,训斥他说:“我虽然是八路军的师长,但我这个师长跟国民党的师长不一样,没多少钱,就算是有钱,也跟你没关系,你要学会自力更生。”

林向荣被哥哥的话刺激到了,好长时间没再见哥哥,憋着一股气,要干出点成绩来给哥哥瞧瞧。但不久后,林总因被阎锡山的哨兵误伤,受了重伤,被送去了苏联治病,从此,兄弟二人长达十年再没见面。

林向荣从抗大毕业后,直接上了一线,到晋察冀边区第三军 分区当副连长,因为对日作战英勇立功,不久便当上了连长。到解放战争刚刚开始不久,林向荣就荣升警备七团团长,也就是后来的66军197师590团的首任团长。

(图:前左为团长林向荣)

林向荣担任团长后,带领590团在解放石家庄、绥远、天镇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参加平津战役时,他率部进攻张家口,全歼守敌,还活捉了国民党271师师长和副师长,而且仅用了16个小时便结束战斗,首创最短时间内歼敌一个整师的纪录。

看来,林家人的军事天赋确实是不一般!

1949年4月,林向荣又率部参加太原战役,到4月19日,林向荣就攻到了太原城郊的化工厂,推进速度非常快。化工厂是敌军精心构筑的一道防线,可没想到,仗还没开打,敌军便要求我军师长过去谈判,起义投诚。

林向荣认为敌军有诈,就拦住了师政治部主任朱卿云,提出自己先带一个排去试探一下。不料,林向荣带着人还没到门口,就遭到了敌人的机枪扫射,林向荣和全排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林向荣的牺牲,惊动了整个66军,上自军部下到团部,都在为林向荣的牺牲感到无比惋惜。

朱卿云更是非常痛惜,直到晚年都忘不了这件事,说如果不是林向荣挺身而出,当年牺牲的就是我。

(图:右一林向荣,左一朱卿云)

几天后,66军和197师分别向林总发出了慰问信,详细叙述了林向荣团长牺牲的经过。但林总没有责怪任何人,只是回信说:“为革命而牺牲完全应该,这完全可以理解。”

其实,在太原战役前,林向荣与林总有过短暂的相聚,林总看到弟弟当了团长,而且屡立战功,非常高兴。

聂荣臻提出,反正攻打太原的兵力充足,林向荣的团当时就驻在顺义,不如就留在林总身边。可是,林向荣坚决不同意,说解放华北的所有战役他都参加了,决不能错过这个,于是,他匆匆和哥哥道别,赶往前线。

这一别,竟成为了永别。

4月24日,解放军向太原发起了总攻,590团全团官兵喊着“为团长报仇”的口号,率先打进了太原城,被授予“登城先锋团”的光荣称号,这应该是对林向荣最好的告慰了。

试想,如果林向荣没有牺牲,1955年授衔时,虽然将军军衔得不到,但校级军衔是跑不了的。再加上林育英和林育南,林家四兄弟一个元 帅,两个将军,一个校官,可谓满门英豪了。

可惜,最终站在授衔台上的,只有林总一个人。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