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秋去冬来,万物收藏,在历史上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明天就是立冬了,历史上古人在这个时候,有些什么习俗呢?

在我国历史上,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古代的皇帝都会在这个时候,带领文武百官祭祀上苍,祈祷风调雨顺。

立冬标志着冬天的开始,历史记载,汉文帝在立冬这一天,给大小官员及皇宫里的宫女侍者发放过冬的棉袄。我们先不管皇家贵族的习俗,平常人家在这个季节,有些什么风俗呢?

1、立冬时节诗情洋溢

古代文人在立冬时节,有很多有名的诗篇得以流传。大多在写诗的时候,还要品茗一杯小酒。边用炉火温酒,边吟唱诗歌。我们来看一首仇远的立冬诗。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这首诗中的描写与今天南方的天气相比,是非常的应景。

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湿冷的天气冒着一丝寒气,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打霜。家中的前庭小院里,树木的枝叶也是一半黄了,只有一半是绿色的。远处的梅花开了的时候,作者想到春天的脚步就更加近了。

2、长者注重养生

立冬了,古代年长的人就注重养生。古人非常注重冬季的养生,认为一年中冬季是养生的最好时节。历史上记载,到了冬季,年长的老者很多疾病可能发作。

传统的观点认为,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所以,古人观察了动物冬眠的习惯,在冬天的时候讲究要早睡晚起。一定要睡眠充足,应该说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后,古人认为在立冬以后,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定。不把一些繁琐的小事挂在心头,有什么烦心的事情都要抛在脑后。保持内心的安静,对冬季的养生是有好处的。

再次,历史上人们在冬季非常注意保暖,这点和现代很多年轻女性不同了。古人在冬季保暖最重视的部位是背部和足部,认为“寒从足起”,后背是人体属阳的地方,一定要在冬季保护好后背的阳气。

3、立冬的吃食

但凡我国的节日,都离不开吃,这也是吃货们最喜欢的了。那么,在古人的生活习俗中,立冬要吃些什么东西呢?

根据历史记载,立冬的时节,有很多朝代把这个时节当做过小年。文武百官向皇帝朝贺,皇上也会在立冬的这一天宴请百官。

在北方,这天的吃宴中离不开饺子了。古人认为最好吃的就是饺子,而且,饺子的陷也是非常的讲究的。历史记载有一种陷叫:倭瓜陷。是把夏天摘下来的倭瓜,储存到冬天后,加拌蒜一起做成的陷。

民间当然就会仿效朝廷的做法,四方亲戚和邻居,大家相互拜访和吃贺。平民百姓家里,在立冬的时候吃得最多的是混沌。这吃馄饨也有一个说法叫:咬破馄饨,迎来新生。

在南方,古人喜欢吃一些进补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鸭子等等,其中,羊肉炖萝卜可能是非常常见,也是大家都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了。

总之,

我国历史上对立冬是非常讲究的,从这天开始,秋去冬来。人们停止田野的劳作,注重冬天里身体的调养,流传下来很多美好的习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