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战略及执行远超曹刘

无敌手孙权之战略篇

天下纷乱,只有高手才可以洞察纷乱背后的时局,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洞察力最终就体现在战略的制定上,而战略的达成则体现在战略的执行上。

无敌手孙权在战略制定及战略执行上,都比曹操和刘备要强一个档次,是无敌的。 刘备的战略是一流的,但执行却只有二流;曹操的战略是二流的,不过执行是一流的;而唯独孙权的战略及执行都是一流的。

孙权剧照

刘备采取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作为战略以三足鼎立,就战略来说可以算一流,非常准确的洞悉了曹操和孙权不可战胜,但其余诸侯皆是草莽。而在战略执行上,刘备以及诸葛亮则只能算二流。初期,他们还是照着战略亦步亦趋,但在小富之后就不安分了,就忘乎所以,没有坚守联吴抗曹的方针,总是打着欺负吴的算盘。最终,刘备在关羽败走麦城之后意气用事也跟着败走白帝城。而诸葛亮及姜维的多次主动出山则更是违背了隆中对“天下有变”这一前提条件,在天下没变的情况下演出了多出闹剧,极大地耗尽了蜀国的国力,导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最终蜀国也最先灭亡。

大耳贼刘备执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

曹操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北后南的战略,这个战略在前期看是一流的,但是后期随着势力的增大、野心的膨胀,让其陷入了是继续尽能臣之事还是取而代之的矛盾与混乱之中,战略摇摆不定,极大的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总体来看,曹操的战略只能算二流。而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以及极高的谋略能力所铸就的执行能力无人能敌,初期战略正确,能很快就统一了北方;后期虽然战略模糊,但是在执行上的能力也仍可以让其处在只会主动打别人而不用担心被别人打的境地。

曹操执行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孙权的战略呢?很简单,一个字“守”,守住父兄的江东基业。就当时环境及自身能力来说,战略一流。而更为难得的是,终孙权一生,都在忠实的执行这一战略,战略执行能力也是一流的。

孙权的战略“守”,是其兄长孙策为其制定的。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英年早逝,他只能认命,不得不依据孙权个性及时势及时的调整了争衡天下的战略,改为保江东。 而鲁肃版的隆中对,则更让孙权坚定的执行了“守”这一战略。孙权重用鲁肃是非常有依据的。

无敌手孙权采取的是守字诀战略

孙权的一生始终就是按照这一战略方针来执行的,非常的明确。

为了这一战略,他几乎从不主动攻击曹操,最后在被逼无奈之下才下定决心决战于赤壁以死保江东,终于他通过防守打赢了这仗,让曹操从此不再敢贸然打江东的主意,并打内心深处羡慕的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他可以向曹操低头,接受曹操的册封;他可以向曹操的儿子曹丕低头称臣,接受吴王的封号。

千古江山,孙仲谋处

为了这一战略,他对刘备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荆州让刘备偷袭捡便宜,忍了;刘备厚着脸皮借荆州,借了;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把妹妹嫁给了年老的刘备;刘备借了荆州不还厚着脸皮赖着,也忍了;刘备要为败走麦城的关羽报仇而全不顾以往的孙刘联盟,孙权也忍了,但刀架在脖子上,没有办法,不得不让陆逊挂帅,终于把刘备打的比当年的曹操还惨,在白帝城一命呜呼。这也终于让蜀国那些一向轻视吴国的众将们重新审视了孙权,不得不主动提及二度联盟。

为了这一战略,他没有像假仁假义的刘备一样,在曹丕称帝后也跟着称帝,而是直到曹操死了、刘备死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死了、曹操的儿子的儿子曹睿也死了,这才称起了帝。

这就是孙权,为了既定战略而忍辱负重的孙权;为了既定战略而委曲求全的孙权;为了既定战略刀架在脖子上也能够下定决心一举痛击敌军的孙权;为了既定战略在夷陵之战后军事占优时仍然接受二度联盟的孙权,这样的孙权是无敌的。

这样的孙权很少主动出击,很少想独霸天下,只要能保江东可以低头,可以称臣;但如果想消灭东吴,那也不客气,任何来犯之敌都遭痛击,柔中有刚,这样的孙权是无敌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