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这次先讲讲,什么是华夷秩序

今天我们来说本《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

永乐皇帝就是朱棣,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不说耳熟能详,也能基本了解个大概了,他发动“靖难之役”武力夺取皇位,杀人如麻,另一方面,又有各种文治武功辉煌成就,可以说是大功大过毁誉参半,介绍他的书籍多得数不过来。那我们为什么要挑这一本来讲呢?因为这本书的眼界超越了中国一国的历史观,站在永乐时代东亚甚至整个亚洲历史的高度上,重新看待和评价朱棣的作为,特别是他在对外方面的作为,从而对朱棣在世界范围内的深远影响,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的教授檀上宽,他是日本研究中国明清历史的重要专家,在檀上宽看来,朱棣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因为在朱棣的统治时期,被纳入明帝国朝贡体系的国家超过了60个,远远超过朱元璋时代的数据,并且,明帝国通过非暴力的形式,把日本也纳入这个体系。另外从时间上说,朱棣建立的华夷秩序,虽然没有持续太久,但它的影响力,却贯穿了明清两朝近500年的历史,并且左右了整个东亚的国际秩序,和东亚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因此,檀上宽认为,从建立东亚国际秩序的角度重新研究朱棣,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

我们这次先讲讲,什么是华夷秩序。

华就是指中国,中华,作者在本书中解释中华这两个字:“华”就是华夏的简称,华夏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称谓,也叫诸夏,而华有“华美”的意思,引申为文化优秀、先进;“中”指的是地理位置,古人把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是黄河流域,看作世界的中心,所以称为“中国”、“中土”,本来主要指中原地区,后来用来代指整个中国,“中”的另一个意思是指,这里也是这种统治秩序的政治中心区。这就是“中华”这个概念的由来。可以说檀上宽这个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关于“中华”这个概念,《辞海》上的解释也大致是这样。

那华夷的夷,就是一个跟华相对的概念,指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外国,同时暗指他们文化比较落后。本来夷、戎、蛮、狄这四个字分别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民族,后来就用一个笼统的称谓“夷狄”,来泛指异族和外国人。

在和所谓夷狄相处的过程中,“中华”这个概念是一圈一圈不断外扩的,既是因为移民,也是因为文化的传播与同化,很多历史上曾经的“夷狄”,后来都被纳入到中华的圈子里来了,比如先秦时代的秦、楚、吴、越,汉代的南匈奴、唐代的东突厥等等,最终都成了“中华”族群和文化的一分子。

说到中华对于夷狄的态度,总体上是以怀柔为主,提倡“宣德化而柔远人”,意思就是,对待夷狄,应该用德政来感化他们,对他们好一点儿,让他们听话,教他们学着按你的游戏规则来玩,安守本分,这样大家就都好过了。就像“四书”之一的《中庸》上说的那样,“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对待边远地区的异族,采取怀柔政策,他们就会归心于你。这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中的华夷秩序,也是中国古代处理华夷关系的总的倾向。

基于这样的理论,到汉代就出现了对外的册封制度。汉朝政权以“天下共主”的名义,册封周边的民族和国家,相当于为他们首领的统治权,做一个合法性的背书,以此来换取他们遵守中国制定的华夷秩序。而这样一来也就明确了一个原则,“中华天子”,同时也是夷狄的君主,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最早接受册封的是朝鲜和南越(就是今天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公元57年,日本北九州的“倭奴国”第一次被东汉光武帝刘秀册封。册封制度在“中华”王朝鼎盛时总会达到高峰,成为华夷秩序稳固的象征,而战乱时代,这套秩序就不灵了,中央政权不但无法控制夷狄地区,甚至连名义上的宗主地位也会丧失。

好,以上就是华夷秩序的理论依据和总体情况,这套秩序从秦汉运转到明朝初期,随着中央政权的强弱,时灵时不灵,到了朱棣的时代,可以说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上,下次我们就来讲讲朱棣时代华夷秩序的状况,和他大力主抓华夷秩序的迫切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