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拜孔子时久立不跪,太监用布遮住墓碑一字,立刻三跪九叩

军法中有云:“诛心为上”。其内在含义就是:想要战胜敌人,其上策就是扰乱军心。行军打战如此,治国也是如此,纵观我国王朝历史,时为异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无一不是依靠武力入关后,在接受汉族文化的基础上使王朝统治得以持续。

例如:清朝在制造“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激起汉族民众更为激励的反抗后,几番反思之下,最终采取了拜孝陵、孔庙的“怀柔”礼汉政策,自此民心开始归服。笔者今天所要讲述的就是康熙皇帝南下拜谒孔庙的历史事件。话说康熙一生六次南巡,三次途经山东曲阜,拜谒孔庙。且每次拜谒时,都会在孔子像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亲自诵读御笔祭文。

此举极为收复人心,当时庙外围观民众和读书士子都高声大呼万岁。但让人颇感奇异的是,他每次在孔子墓前祭拜时,总会久站不跪,一直等到身边太监用一块黄布遮住墓碑上面的一个王字时,才会立刻下跪再行三跪九叩大礼。这是为何呢?原来孔子墓碑上的碑文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这7个字。

试想康熙贵为天下之主,又怎能向一位“王”行天地间至尊之礼呢?而不管康熙对孔子的跪拜是否出于真心,就稳定王朝的长期统治来说,这一做法实在是要比“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各位网友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精彩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