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段祺瑞,他拿下欧洲1地,现石油储量超过400亿桶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皖系军阀首领,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光绪年间,清朝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段祺瑞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备学堂第一期预备生,旋分入炮兵科。段祺瑞当时很是刻苦,成绩优秀,受到李鸿章的器重。毕业后,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次年又留学德国。

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次年初,段祺瑞被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旋兼行营武备学堂炮队兵官学堂监督、代理总教习,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重要帮手。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

1906年5月8日清在保定创办“陆军行营军官学堂”,段祺瑞兼任学堂督办,北洋军官多是他的门生故吏。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急令段祺瑞征讨,但段祺瑞由于早年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于是在讨伐革命军时,并不真的大举进攻,而是与革命军谈判并接连电告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声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随后段祺瑞联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将领请命,要求清帝退位,实现了共和。

其后,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所以被迫卸去职务。而袁称帝后,他由于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未公开声讨,但绝不参与。恢复共和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之后,就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方式问题,与冯国璋发生府院之争,次年冯国璋总统的任期届满,段祺瑞扶持徐世昌为大总统,通过安福系继续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0年,段祺瑞输掉了直皖战争,段祺瑞辞职。后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段祺瑞再度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在1925年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的时候,就主动与欧美各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从而为今天的中国人在欧洲大陆的北方争取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是斯瓦尔巴群岛。

所谓《斯瓦尔巴条约》,就是规定世界某些国家对斯瓦尔巴群岛享有的权力约定。斯瓦尔巴群岛在12世纪由挪威人最早发现,但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

斯瓦尔巴群岛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现勘探的石油储量就高达400亿桶。从理论上来说,各缔约国的公民都有权在岛上从事正当的经济活动,北洋政府在1925年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之后,理论上来说的确为国人争取了一块土地。不过随着近代几十年的动乱,国人忘记了该条约,所以一直没有享受到斯瓦尔巴群岛的权益。直到80年后,我们才真正开始享受这个岛的权益。

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此建立了北极黄河站,这是继20年前在南极建站之后,在地球另一极建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