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战败谁之过?李鸿章说了六个字,揭秘真相

1894年,中日爆发战争,中国海军失败,清廷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要知道当时中国海军舰队从规模上来说在世界上排名第九,却遭到如此惨败,到底是谁之过?

真正导致甲午年北洋海军战败的原因,在民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北洋海军官兵军纪涣散,完全没有斗志,遇敌即溃导致;也有人说是满人为了限制李鸿章的权力故意牺牲北洋舰队导致;更有人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李鸿章,说他消极避战,才给日本人可趁之机导致北洋海军战败等等说法。

李鸿章对这些民间争论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公开意见,只是在晚年时被人问起甲午海战的经验教训,叹息了一声,说了六个字:“李莲英误国啊”。

为什么李鸿章会说“李莲英误国”呢?那得从光绪皇帝刚刚亲政的时候说起。

1887年光绪皇帝亲政,第一件事便是要重修颐和园,因为慈禧太后把国家政权交给光绪皇帝,她必须要找个地方住着,而且还不能是一般的地方,因为慈禧喜欢园林。

但是那时候的皇家第一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火烧以后,一直是一片废墟,根本没办法住人,再加上慈禧太后是个极其奢华享受的人,所以就必须把颐和园修得富丽堂皇才行。

可是重修颐和园需要大笔的经费,当时朝廷资金本来就非常紧张,一下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给慈禧太后修住的园林。

正当军机大臣们愁眉不展时,大太监李莲英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了个主意,李莲英建议将海军经费挪出部分用于此项工程。

光绪皇帝听到后强烈表示反对,因为那时候的清庭可是吃过外国人海军的大亏,这好不容易把北洋舰队给发展起来,海军的经费本来就不充足现在又要被挪用,这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可是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依然是慈禧,光绪说是亲政,却只能处理一些小事,况且慈禧太后也为钱的事情发愁,一听有这么好的办法立马就同意李莲英的建议,并下旨给海军衙门。

从那以后,海军处成了内务府的一个分支,所有的财政拨款事物都由内务府执行。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李莲英会如此热心呢?其实我们从李莲英的职位不难发现,当时他就是内务府总管,所有海军经费经过内务府,这样李莲英在其中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在重修颐和园这段时间内,李莲英共挪用约2000余万两海军军费,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可是反观我们的邻居日本呢,举国上下节衣缩食共同发展海军军备,并同时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偷袭我们的国家。

而北洋海军舰队因为经费被挪用,一直在吃以前的老本,多年都未添置新的军舰,甚至连日常的军舰维护保养都成问题。

在那个年代,世界各国的海军装备更新速度是日新月异,几个月之内海军军舰性能都会提升一大截,本来在世界上还比较先进的北洋海军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慢慢反超,最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海军舰队全军覆没,举国同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