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倒霉的汉奸,同时惹恼岳飞和金兀术,一夜之间从皇帝变农夫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在南宋初期危急局势中,金兵汹涌如潮,铁蹄铿锵,发起一轮又一轮猛攻。南宋上至宋高宗,下至普通百姓,都陷入朝不保夕、风雨飘摇的绝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岳飞以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无比忠诚,勇敢地扛起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大旗,与金兵展开殊死搏杀,成为南宋抗金力量的中流砥柱,为南宋立国立下不朽功勋。

南宋在江南站稳脚跟后,宋高宗也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投降派,起初他也曾力图振作,很想恢复祖宗社稷江山。然而即使南宋有岳飞这样智勇双全、百年难遇的将帅之才,最终却未能实现北伐成功的终极目标。原因很简单,南宋有很多岳飞这样的良将,金国方面也是人才辈出,完颜宗弼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金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金兀术的形象长期以来却一直被人误解。民间演义小说中,金兀术就是个莽撞凶横的粗人,实则不然。《金史》记载,金兀术不仅勇悍善战,而且谋勇兼备,“指麾三军,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其能力堪与岳飞比肩而立。

一个金兀术就够岳飞头痛了,更何况金国手下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汉奸军队,是金国人的忠实帮凶。伪齐皇帝刘豫,就是众多汉奸中的典型。刘豫出身北宋农民,二十五岁时考中进士,成为北宋大臣。在两宋之交的乱世中,刘豫贪图功名富贵投靠金国,费尽心机获得金国人的信任,在宋金之间建立起一个金国的傀儡国伪齐。刘豫坐上大齐皇帝宝座。在“奋斗”三十二年之后,刘豫终于实现了一个从农民到皇帝的“华丽变身”,甘心为金国充当鹰犬。

刘豫担任伪齐皇帝后,为了向金国主子表功,多次发兵南下侵略南宋,与岳飞、刘光世等宋朝武将发生激烈战斗。给新生的南宋造成很大麻烦。刘豫为人诡计多端,他不仅在正面战场强攻,还暗中招降南宋武将,最终导致绍兴七年的“淮西之变”,南宋大将郦琼带领四万多精兵,裹挟十余万百姓,投降了伪齐刘豫,使得南宋国防力量遭遇重大损失,边防形势骤然恶化。岳飞多次与刘豫交战,对这个汉奸恨之入骨,处心积虑想除掉他。

《宋史》记载,岳飞有一次捕获一个金国的奸细,于是决定来个将计就计,除掉刘豫。他假装认错了人,把金国奸细当成宋军的探子,对金国奸细说:“你不是我手下的那个张斌吗?我上次派你去联系刘豫,让他把四太子金兀术骗过来,你却一去不回。难道是想背叛我吗?”金国奸细不知是计,一看岳飞认错了人,赶紧磕头赔罪。岳飞一本正经给刘豫写了封信,心中煞有介事地和刘豫“同谋诛兀术事”。岳飞又说:“这次姑且饶你不死,你再去出使刘豫,把这封密信交给他,让他把起兵日期告诉我。”

金国奸细如获至宝,日夜兼程飞奔回金国。奸细回去后就把这封书信交给金兀术,“金兀术大惊,驰白其主”,把刘豫“暗通岳飞”、图谋造反的事告诉金国皇帝,一时激起轩然大波。加之刘豫在金国的大靠山、金国头号权臣粘罕也倒了台,刘豫的末日也就到了。金兀术对刘豫也恨之入骨,《宋史》记载,金兀术等人纷纷向金国皇帝进言,用各种理由攻击刘豫,“恐豫兵众难制”,“奏豫治国无状”,金国皇帝最终决定废掉刘豫。

绍兴七年十一月,金兀术带兵南下抵达汴梁,突袭刘豫。刘豫猝不及防,被当场生擒,喧嚣一时的伪齐一夜之间彻底倒台。汉奸刘豫被打回原形,流放到北方偏远的临潢府,金国“赐田以居之”,赏赐给他几亩田地,让他重操旧业自种自吃,重新当起了农夫。刘豫在失意中郁闷成疾,六年后死去。刘豫堪称宋朝最倒霉的汉奸,居然同时惹恼岳飞和金兀术两大猛人,最终下场凄凉,还被世人千年唾骂,也算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