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大家,末代皇帝溥仪却称他为假古董贩子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不少饱学鸿儒之士,他们中的一些人名垂青史,成为后世的楷模;另一些人则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默默无闻。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位名气并不是很大的中国近代考古学大家——罗振玉。

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8月8日,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他自幼就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有非常浓厚的兴趣。16岁那一年,罗振玉考取了秀才,这在当时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此后,罗振玉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先是在家乡私塾当了一段时间教书先生,后来又前往江西在一个姓丘的富绅家中做私教。由于这位富绅家里有许多绝版的经史典籍,所以这一时期罗振玉边工作,边学习,在古文学领域获得了长足进步。

1896年,罗振玉在上海创立“学农社”,开办《农学报》,专译日本农书。他希望国人能借鉴日本的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农业生产力。在此期间,罗振玉结识了不少日本人,这使他日后成为末代皇帝溥仪身边心腹的资本。

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发现,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甲骨文热潮。对考古学非常痴迷的罗振玉也很快就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甲骨文领域。由于古文功底深厚,罗振玉从甲骨中考释出大量的单字。此外,他还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以及甲骨出土地,这为后来的甲骨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人将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合称为“甲骨四堂”,他们是: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

从1900年起,罗振玉相继担任过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等职务。1906年,罗振玉进京担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这些都不是什么非常显要的职务,但让罗振玉建立了不少有用的人脉关系。

清朝灭亡后,罗振玉担心时局变化会殃及到自己,于是携家眷和好友王国维一起逃往日本。罗振玉和王国维在日本流亡了五年时间,期间两人一起继续研究古文字和甲骨文,并著有《殷墟书契考释》及《流沙坠简考释》等书籍。

1924年,经人举荐,罗振玉被前清末代皇帝溥仪召入宫中,入值南书房。此后十几年时间里,罗振玉一直在溥仪身边鞍前马后地从事复辟大业。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立了伪满洲国,罗振玉被任命为参议府参议。不过,罗振玉嫌官太小,不愿就任。之后,罗振玉在伪满洲国担任过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务。由于得不到重用,所以罗振玉于1937年跑回大连寓所潜心研究学问了。

虽然罗振玉在溥仪身边鞍前马后的干了十几年时间,但溥仪对自己的这位老臣却并不怎么满意。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多次暗指罗振玉沽名钓誉,人品不佳,甚至凭借自己的名气拿假古董当真古董去贩卖,连很多日本人都上了罗振玉的当。在书中谈到罗振玉离开的时候,溥仪还不忘加了一句“(罗振玉)跑回大连继续卖他的假古董,一直到死。”

1940年5月14日,罗振玉在大连病逝,终年74岁。罗振玉的一生争议很大,尤其是他在伪满任职的经历让后世一些人称其为汉奸文人。不过无论如何,他在甲骨研究、敦煌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确实是为后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