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14岁入宫,因没行贿画师被画丑未见皇上,直到25岁出塞和亲

王昭君14岁入宫做宫女,据说她天生丽质,结果因为不肯行贿画师,画师就用印象派把她画成丑女,害她在宫里一直待到25岁。汉朝人平均寿命也就25岁,唐朝人是29岁,所以当时25岁就算老太太了,还没见着皇帝。正好皇上贴出一个告示征募志愿者去匈奴和亲,王昭君想到那儿当第一夫人也一样,于是她就志愿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掉地下了,惊为天人,宫里怎么有这样的人?气得皇上把那画师毛延寿给宰了,跟呼韩邪说咱换一个成吗,你以为呼韩邪傻呀,不退不换,就是她。

王昭君出塞才25岁,呼韩邪奔70岁的人可以当她爷爷,所以王昭君过去没几年呼韩邪就死了。匈奴是收继婚,所以呼韩邪一死,他儿子就要娶王昭君。王昭君就上书朝廷,表示任务已经完成,申请回国。皇上说你以两国友好大局为重,再干一任吧,王昭君就又干了一任。等呼韩邪的儿子死了,他孙子又要娶王昭君。王昭君就跟他的孙子年纪差不多,估计这时候也不想走了,因为论辈分她已经是太皇太后;而且她跟第二个单于的儿子是匈奴的右贤王,就是将来能继承王位的;她的女婿是右大将,相当于匈奴的总司令,那她还回国干什么。不过她半真半假还是给皇帝上了一道表,说想回国。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成帝,元帝都已经挂了。成帝哪儿想得起来先帝派去的人,一看表,说你再干一任吧。

最后王昭君在匈奴一干干了40多年,朝廷封她为宁胡阏氏。她是汉朝宫女远嫁匈奴,执行的政策自然对两族的友好非常有利,特别到第三代单于的时候,她等于是奶奶辈的人了。我当初跟你爷爷,跟你爸的事都这么定的,你小崽子怎么的,特别是我儿子将来有兵,我女婿有兵,你还来什么劲呢?所以昭君出塞的作用是,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匈奴跟汉朝打仗不就为了抢东西吗,不用抢,你要铁器、丝绸,我要马匹、毛皮,咱们换不就完了吗,这个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赞王昭君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尽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古代打仗打不起,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一打就没,所以汉武帝打了这么多年仗,到晚年一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70多年的积累让他打光了,导致汉朝由盛转衰。烽烟四起,还不如昭君出塞一曲琵琶好,五十年不打仗。当然王昭君琵琶管用也是有前提的,以前没少给人送宫女,就是不管用,偏偏这时候管用,因为匈奴已经被打服了,是在战胜的基础上送过去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