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人设崩塌——是伶人误国还是愚人自误

所谓伶人,说白了就是古代的艺人,是对从事表演行业者的统称。虽说都是娱乐大众,但伶人跟现在的演员可大不一样,他们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倍受世人的歧视。纵观二十四史,能让伶人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的只有三年,那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位的年份。李存勖自幼精通音律,喜欢跟伶人一起吹拉弹唱,极具表演天赋,据说他还有个“艺名”叫李天下,为了这个名字还挨过打。

那是一次君臣聚会上,已经龙登九五的李存勖为了给大家助兴,亲自上台表演。或许是出于剧情的需要,李存勖接连喊了两声李天下,结果被一个叫敬新磨的伶人抽了耳光。正当众臣惊愕之时,敬新磨给了大家一个说法:李天下只有一个,不可以叫两声。李存勖听完竟哈哈大笑,不仅没有怪罪,反而重用了这个伶人。

古代艺人

伶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让这样的人掌权国家还能好么?倒不是说伶人都是坏人,比如那个敬新磨就很不错,曾经救过忠臣的性命。可惜掌权的伶人不止一个,大都没有这样的觉悟。

公元923年,李存勖的军队攻灭后梁,先前被梁军俘虏的伶人周匝回来投奔,并说自己是被陈俊(也是伶人)、储德源(园丁)所救,希望能封他们为刺史。李存勖的谋士郭崇韬就劝说:“帮着你打天下的将士都还没有封赏,倒让这些身无寸功的人当高官,恐怕会让天下人失望。”李存勖犹豫了一阵子,最后还是赏了陈、储二人的刺史官职,并说不这样做就无法面对他们。底下的将士听说以后,果然愤恨不已。

李存勖

因为李存勖的宠信,当官的伶人越来越嚣张跋扈,他们不仅尸禄素餐,还对朝中的百官敲诈索贿,稍有不从就加以构陷。不怕伶人的大臣也有,比如河南令罗贯,他为人正直断案公允,朝里的伶人几次为行贿者脱罪都没有成功,后来在伶人的陷害下,罗贯被李存勖处死。再说河中节度使李继麟,那是李存勖的旧交,仗着两人过硬的关系就没把伶人当回事,后来被伶人景进诬陷谋反,满门被杀。

慢慢的,李存勖的后唐政权就成了伶人的天下,就连朝中的功勋旧将都对他们退避三舍。没办法,皇帝面前你实在演不过人家。

后唐疆域

在伶官的“帮助”下,短短三年光景,李存勖的统治就摇摇欲坠,百姓们怨声载道,文臣武将离心离德。后来掌握禁军的郭从谦谋反,把李存勖杀死在宫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郭从谦也是个伶人,而且还不算坏人,他杀皇帝完全是为了另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父,被李存勖冤杀的郭崇韬。

郭崇韬是李存勖不可多得的谋臣

纵观李存勖的一生,灭梁扫燕逐契丹,天下没人敢阻其锋芒,可谓英雄一世。很可惜,就因为宠信伶人,把刚刚到手的江山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毁于一旦。是伶人误国么?我看不是,伶人的活动只限于舞台之内,无法决定国家的兴亡。是李存勖这位特殊的观众把他们请出来的,以身死国灭为代价,共同演绎了一出历史大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