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第一绅士”的御用大提琴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后,信奉天主教的英王詹姆斯二世被逼退位并驱逐出境。王位由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先后继承,但两位女王驾崩后都未能留下子嗣。

英国国会为避免王位再度落入詹姆斯二世信仰天主教的后代手中,便通过了《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若《1689年权利法案》中的继承人全部无子而亡,王位则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及其新教后裔继承。此举事实上褫夺了当时英国王位继承顺序上排名前50的继承人(包括詹姆士二世的儿子和孙子),最终,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出人意料地在1714年成为了英国新任君主,也开启了汉诺威王朝的时代。

汉诺威王朝的建立者乔治一世

本文的主角是汉诺威王朝的第四代君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和汉诺威王国国王乔治·奥古斯塔斯·腓特烈(George Augustus Frederick,1762-1830,即乔治四世)。在整个王朝历史中,他可谓极富争议。一方面,乔治四世天资聪颖,幼年时便精通数门语言,热爱文学艺术、在音乐、建筑、服饰等艺术领域造诣颇深。他对艺术家慷慨赞助,曾委托建筑师约翰·纳西打造英皇阁(Royal Pavilion)、摄政公园(因父亲乔治三世患有精神病,乔治·奥古斯塔斯·腓特烈作为威尔士亲王期间曾长期担任王国摄政),邀请杰弗里·威雅维尔爵士重修温莎城堡,并主持建立了英国国家美术馆……他待人温文尔雅,没有门户之见,言谈机智幽默,颇具个人魅力。他曾在1822年穿着苏格兰裙访问苏格兰,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好感。在正式结婚前,他曾经爱上一位名叫玛丽亚·费兹赫伯特(Maria Fitzherbert)的平民女子(雪上加霜的是,还是天主教徒)。按照英国法律规定,王太子如果与天主教徒成婚,则自动放弃王位,可他依然与玛丽亚·费兹赫伯特举行了秘密婚礼,可谓“不爱江山爱美人”(为此,后来英国政府不得不出面辟谣,声称二人婚姻无效,才保住了他的王位)。但在另一方面,乔治四世不喜欢处理政务,过着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生活。作为威尔士亲王,他每年能获得英国政府60000英镑(相当于现代的数百万英镑)拨款,可依然入不敷出,一年仅马厩的开销,就超过30000英镑。终其一生,都在借新债还旧债。此外,他热爱美食和饮酒,常常大摆宴席,1797年35岁时,体重就已达110公斤。他和夫人卡罗琳的关系也极为恶劣,两人唯一的女儿夏洛特公主出生后便长期分居,婚姻名存实亡,而夏洛特也在21岁时因难产而死。乔治四世登基前还在想方设法试图剥夺卡罗琳的王后头衔……乔治四世是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他无疑具有聪明才智,却又将其挥霍殆尽,尽管在位期间英国击败拿破仑一世,成为欧洲霸主,最终招来的却只是憎恶和厌弃。《泰晤士报》在乔治四世驾崩后公然写道:“世上未曾有人像这位国王,死时得不到人民的惋惜。试问有谁为他落泪?有哪颗心为他悸动、勾起真挚的哀思?”滑铁卢会战的英雄、首相威灵顿公爵则说:国王在在赞助艺术方面贡献非凡……他集才华、机智、幽默、固执和予人好感等特质于一身——简而言之,他既拥有最反面的特质,同时也混合绝大多数的良好优点——这是我平生唯一所见。

身穿苏格兰裙的乔治四世

英国人讽刺漫画里脑满肠肥的乔治四世

乔治四世下令修建的英皇阁

乔治四世因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和君子风度,被誉为“英格兰第一绅士”(First Gentleman of England)。他自青年时代起就钟爱大提琴,是个水准不俗的大提琴手。而他的御用大提琴,自然也要对得起“英格兰第一绅士”的身份。

我要介绍的这把大提琴,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由英国制琴师威廉·福斯特二世为当时年仅20岁的王太子乔治打造。由于乔治尚未加冕为王,因此,在琴身上我们只能看到大不列颠的国徽以及威尔士亲王的纹章。而提琴的肋部则镌刻着乔治的座右铭“自由与忠诚”。

当时的不列颠国徽

乔治作为威尔士亲王时的纹章

自由与忠诚

由于乔治王子对所用器物精益求精的态度,可以想见威廉·福斯特二世绝非泛泛之辈。他所在的家族长期为王室打造乐器,因此人们也常常称之为“王家福斯特”。乔治四世先后向威廉·福斯特二世订购了至少两把大提琴,他的兄弟也是福斯特的客户。图中的这把提琴长73.4 cm,宽43.75 cm,在造型上借鉴了意大利琴师安德雷亚·阿马蒂(Andrea Amati)和奥地利琴师雅各布·施泰纳(Jacob Stainer)等名家的作品,高雅,华贵,纹饰极为华丽,可以看出是针对乔治的审美量身订做。乔治四世聘请了一支宫廷乐队,在购买乐器上一掷千金,不惜工本,他本人偶尔也会亲自上场演奏大提琴。曾有报纸撰写讽刺文章,将乔治四世比作新一代“尼禄”(罗马暴君),声称他常常在英皇阁华丽的廊柱下演奏提琴,废寝忘食,以至于荒废国政(这当然并非完全属实)。但乔治四世并不在意,既没有惩罚那家报社,也没有改弦更张,而是依旧我行我素。

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在2016年被捐赠给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了其乐器收藏中的镇馆之宝之一。可能有读者会将乔治四世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宋徽宗相比,但他虽然有些轻狂放浪,却不是亡国之君,拜英国制度所赐,即便乔治不理朝政,政府依然能有效运转,在威灵顿等能臣干吏的协助下,大不列颠的国力反而蒸蒸日上。而这把流传至今的提琴,便成为了乔治四世作为艺术家那一面的例证。斯人已逝,而琴声如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