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妖不如人?唐僧和猪八戒为何反复强调这一点?

(蜗牛看西游第2172期)

文/范泛记书

在人们的印象中,妖怪一般都是比较强横的,争强斗狠自不必说,动不动还要捉几个活人来下酒。细数西游记中出现的妖怪,可能只有黑风山黑风洞里的黑熊精吃素,其他都是把人肉当做美味佳肴的。这些妖魔中,有那么几位品味极高,在吃人上下足了功夫,真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食不厌细,脍不厌精”。最有名的就是狮驼岭三大王金翅大鹏鸟了。这货不仅一口气吃下一国百姓,还曾告诫手下千万别惊吓唐僧,否则肉会变酸,可见其精于此道深。

在妖魔眼中,人类大概就是行走的肉。换句话说,他们根本不把人当成人,人在妖魔面前大都是卑微的存在。但事情总有两面性,固然存在“人不如妖”的现实,但同时也有“妖不如人”的境况。

“人不如妖”,遵循的是丛林法则,搞的是弱肉强食那一套,谁更加有力量,更加勇猛、凶残、狡猾,谁就是丛林王者,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西游世界中那些牛气哄哄的巨妖都属于这一类,比如狮驼岭的三位大王、金兜山青牛精兕大王、大力牛魔王和他的宝贝儿子红孩儿等。

“妖不如人”,则秉承的是社会秩序,强力者受到限制权,弱小者得到保护,虽然划分三六九等,但等级之间相对平衡稳定,努力形成秩序井然的局面。正是在“社会秩序”中出现了“妖不如人”的局面,妖的地位要明显低于那些神通广大的妖魔。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僧和猪八戒入手。

唐僧是有名的胆小怕事,那他最怕的是什么?是孙悟空打死人。刚收留猴子时,孙悟空曾打死抢劫的“六贼”,唐僧便惊恐道:“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清白之人),怎能脱身?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正是因为怕猴子不遵师父胡乱杀人,观音和唐僧密谋给他戴上了紧箍咒。后来到了三打白骨精,唐僧误认悟空杀人,为了与其撇清关系,他竟写下文书将其赶走。

猪八戒一向粗鲁,但对于打死人的事情却异常敏感。同样是三打白骨精,对于猴子接连杀人,猪八戒给出了自己意见:“师父,你便偿命,改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着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人顶缸?”

前者,唐僧的说法是“杀人有罪”;后者,猪八戒的说法是“罪罚几等”。将他们两人的话合到一起就是“定罪”与“量刑”了。这一点,懂些法律的朋友一看就明白。

唐僧师徒西行十万八千里,历时十四年,一路上打杀的妖魔不计其数,有些还很有点儿渊源、背景。但大家有没有发现,杀妖与杀人,唐僧和八戒为何更害怕后者?!杀个人会惊慌失措,而打杀、烧杀无数妖魔却安之若素,这里面差别为何这么大?这还要回到之前提到的“社会秩序”上。

“社会秩序”划分三六九等,最高级的肯定是神仙佛老,以此类推、层层划定,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凡人肯定居于下层,但即便这样他们级别也高于妖魔。因为凡人遇到麻烦,下有官员管,上有神仙管,到了地府还有阎王爷管,但妖魔就没这么幸运,不仅没人管,而且还被当作打击对象,供孙悟空等人修炼进阶使用。你说他们命运是不是很惨,有一种“妖不如人”的苦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