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隐藏在院落里的市级非遗--太仓毛笔

作者:孟津旅游

笔、墨、纸、砚称「文房四宝」。在古代中国,它们总是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活相关,文人士大夫赋予了它们深沉含蓄的魅力,它们也成就了文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其中当毛笔最为值得把玩。

太仓毛笔

自古以来,毛笔制作界就有“南湖北潘”之说,这里的“湖”指浙江湖州。

北方制作的毛笔,则以孟津平乐镇的太仓潘家最为出众。

太仓“北潘”

“太仓毛笔”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三百年,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不过几百口人的太仓村,毛笔作坊就有二三十家。

太仓村民把手工制笔当作和种地一样的谋生之法,因此毛笔制作都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传。

后来传至洛阳,大书法家王铎用过后,便被文人与官员大为推崇,太仓毛笔制作从此闻名于世。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曾专门派人到洛阳购买太仓毛笔,使用后大为称赞。

清朝末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南方状元红,北方太仓行 ”。京城的官员都以使用和赠送太仓笔为荣,这始于一次献礼。当时潘家正传到第五代,第五代传人以玉为笔杆制作了一支毛笔叫“卧墨青云”,地方官员把它当作礼品进献给了河南巡抚。以此为契机,大批的京城官员才开始认识太仓毛笔,后来太仓毛笔还被定为清廷吏部的办公用笔。

商行也极为喜爱太仓毛笔,说“太仓毛笔伴商家,哪里用它哪里发”。尤其是潘家第七代传人潘登云制作的记账小楷笔,深得豫、晋商人的好评。

与“湖笔”齐名,闻名遐迩

太仓毛笔之所以能与湖笔齐名,在于它的四大特点:笔尖、肚圆、头尖、体健。用起来刚柔相济,遒劲有力,笔尖凝聚,深受国内书画家们喜爱。

2009年,太仓毛笔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妙笔生花处,辛苦制笔人

都说天荒饿不死手艺人。通常我们只看到各门手艺的光鲜,却很少有人关注手艺人在这条路上走的是否艰难,他们的付出是否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一路上,有人膜拜,有人羡慕,有人惊叹,却少有人一直能够坚持下来的,而坚持下来的,都是传奇。

一只轻巧的太仓毛笔,做起来却十分繁重。制作环节分为干活、水活,要经过梳毛、齐毛、切毛、轧毛、折毛、倒毛、圆笔、拢笔、染笔等七十二道工序,所需工具有数十件。

其中关键的是“梳、齐、切”三道工序,每一项极其考验指尖功力。

毛笔好赖,主要就看笔头。 太仓毛笔笔头有讲究:“笔头要尖,拢住后,从上到下,不能有坑坑洼洼。

太仓毛笔的笔头用的是湖南的山羊毛。开始制作时,要先把羊毛撕开,用生石灰沤,沤一星期左右以去除腥膻味,等到羊毛看起来发黑了就可以取出。然后要梳几百遍的毛,过程中要不停地蘸水。

梳毛是这些工序中最难的一道,梳的时候要用指头捏住笔头,不让毛在梳理的时候脱落。冬天制作时,手泡在水盆里梳理那么细小的笔毛,一不小心就被锋利的牛骨梳划破了手。

羊毛加工好后,分成束,扎起来,这就是笔头。然后把它吊起来,吊三天,在吊的过程中羊毛会越来越紧,三天后取下来,用手使劲拔都拔不出来。笔头做好,最后要用胶结在一起的。

我们现在说的非遗或者文化遗产

它们实际是有生命的,活着的

带走这份“孟津礼物”吧

活态传承,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