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避雨,问农民姓啥?他回答后,朱元璋却让他当了官!

位于南京玄武区的孝陵卫,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地名罢了。孝陵卫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脚下,自然环境十分清幽。而且,因为孝陵卫附近有多所高校,让这里平添了许多人文气息;但是,这600多年之前,这里确是一个驻兵演武之地,朱元璋亲自挑选出来近6000名精锐御林军,驻守于此,负责守护朱家的陵墓。

而围绕着这个孝陵卫,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就因为自己的“姓氏”,而被朱元璋封了官,而且这个官他的后世子孙都可以当,子子孙孙世袭,这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明代有位文人叫董谷,他写过一本书叫《碧里杂存》,在这本书中,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的南麓,这里山清水秀,周围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在当时山里就有许多鹿。而朱元璋发现后,怕人破坏风水环境,就禁止猎人在山中捕鹿。后来,朱元璋在明孝陵附近设置了孝陵卫,专门派御林军守卫明孝陵。而因为此地鹿比较多,朱元璋又在这里设置了牧马千户所,专门在此养马。

但是,牧马千户所是设好了,养马的人、器具都也找好了,就是缺少一名典守,负责千户所的运营工作。这个职位,也就相当于西游记中孙悟空所担任的“弼马温”之职。但是,虽然是“养马的官”,但因为是天子脚下,又是养的“御马”,品级虽然不大,也属于天子自己家里的人,所以其地位却相当显赫。朱元璋左思右想,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一次,朱元璋微服私访明孝陵,回宫的途中突然遇到了瓢泼大雨,路不能行,于是他便在一户农民的屋檐之下避雨。此处主人见有陌生人来到屋下,于是请进家中接待。朱元璋问这农户人家是何姓氏?

户主人回答:“我姓董,名茂。”朱元璋听了这两个字,旋即大喜,说:“千里草,马所宜也!”,原来,“董”字拆开来,就是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千”加一个“里”。用“千里草”来养马,必是一个好兆头。

于是,他当即任命董茂为牧马千户所的千户,并恩准其子孙后代永远世袭,不得更换。而且,朱元璋还说:董家的房子坏了,将来都由朝廷拨款负责来修!董茂因为一个名字,不仅工作解决了,子孙后代的生计解决了,还不愁没有地方住了,如此大恩大德,可谓是天上掉馅饼!

而有意思的是,朱元璋不光让董茂一家世世代代当他的“弼马温”,还把守卫明孝陵的任务交给了另外两个家族,他们分别是梅、萧两姓,并让他们长期世袭,其后,孙姓、刘姓、邹姓等家族也加入了世袭守卫明孝陵的行列。

当然,他们并不是因为姓氏吉祥,而是因为这些职务都是“肥缺”,而且没什么责任,是结结实实的“贵族养老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