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战结束百年 这场战争对浙江影响竟这么大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宏)昨天,11月11日,不只是“剁手”的日子,同时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日。对很多人来说,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欧洲,似乎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但对浙江来说,这场战争却非同寻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浙江“侨乡”之称,和这场战争有很大的关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浙江成为侨乡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已阅君今天要来聊聊这事。

从昨天那场仪式说起

昨天,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纪念活动上,一名华裔女生朗读了一封信件的节选,写信者名叫顾杏卿,各国政要在旁边聆听。

昨天朗读现场视频截图

顾杏卿是名一战华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展开惨烈厮杀。英法等国几乎所有壮年男子都上了战场,劳动力紧缺。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急需劳动力的英法两国自然想到了中国,中国当时也参加了协约国,但国力孱弱,无法派兵,只能“以工代兵”,即以华工代替军队,于是“一战华工”这个特殊群体诞生了。

一战华工主要去英法两国,总数大约14万人,山东籍最多,约8万人。南方华工约4000人,其中半数,约2000人来自青田,还有部分来自温州。

这些浙江华工到了法国后,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像清除道路、修筑工事营房、制造子弹、掩埋尸体、扫除地雷等工作。

一战时欧洲的中国劳工

当时国家孱弱,华工遭到很多歧视。本来按照合同约定,不能派他们上前线,但很多华工被送上了前线,却又不给他们配备武器,他们甚至要在离德军只有50码的地方挖战壕,而阵地被突破后,德军冲入,有些华工只能凭手里的铁锹、锄头和德军拼命,伤亡很大。

甚至还有人未到欧洲,就先阵亡。比如说1917年2月24日,德国潜艇在地中海海域击中运送华工的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根据战后的清点和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的华工死亡者和下落不明者接近两万人,被安葬的却不到2000人,就算被安葬的,很多人墓碑上也没有名字,只有他们的号码。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辛劳,换来巴黎和会上中国战胜国的地位,当然众所周知,因为中国当时的弱小,又在和会上被列强出卖。

工作中的一战中国劳工

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西方社会一方面背地里称赞,例如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军元帅福熙曾称:“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工人。”一方面却又选择性地加以遗忘。

英国纪念一战阵亡将士的纪念碑共有6万多座,华工纪念碑却一座也没有。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强大,西方社会才有人开始研究和传播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昨天的纪念活动上专门朗读华工当年的信件,和这种背景有相当大的关系。

国家不强大,它的人民所做的贡献,甚至会被有意无意地抹杀。

他们,怎么从华工到华侨?

但问题就来了:已阅君前面说过,如果从省籍来说,出一战华工最多的是山东,浙江出的华工并不多,为什么反而是浙江成为“侨乡”呢?

这要从一战结束后,各自不同的选择说起。

战争结束后,中国华工仍要在欧洲呆一段时间,比如说从事战后的清理,填埋战壕,清理废墟等。在英国的华工大约从1920年回国,法国因为受战争创伤较大,又要晚两年,法国的华工们在1922年回国。

回国是一种选择,但还有另一种选择:留在欧洲。

对欧洲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非常残酷,战争为时四年零三个月,3000多万人死伤,法国受创伤尤其严重,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代年轻人,战后劳动力依然紧缺。这也就是在法国的华工为什么要比在英国的华工晚两年回国的原因。

1918年12月27日,法国总统给他们颁发国民证,并可以享受公民权利。

但随着战争结束,华工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华工是计日领薪,每天都有工作要做,做了工作就有薪水。虽说当时的法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华工如果想在法国学习、就业,可以免费辅导,免费就医,还可申请清贫救济等,但要留在欧洲,还是要自谋生路,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的人们来说,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

如果选择回国,法国政府会给予600法郎的补助,这笔钱当时相当于人们在国内十多年的净收入,来自中国北部的华工,绝大部分选择领取补助并回国了。

浙江华工却有不少选择留在法国。根据统计,当时法国留下来的华工,共有3000多人,主要集中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在那里形成法国第一个华人社区,这3000人中,光青田人占了五分之二,也就是约1200人。已阅君前面讲过,当初在青田招募的华工约2000人,可见在当时留下来的比例之高。

1988年,法国政府为第一个华人社区树立的纪念牌

这些浙江籍的华工,战后开始了形形色色的谋生之路,有的转去他国谋生,有的当起了摊贩,有的进工厂打工,有的成了餐厅服务员……总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由华工变成了华侨。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不少浙江人到欧洲,依靠比如说雕石刻之类的技能谋生,但一战之后留在欧洲的华工,在当时确实构成了欧洲华侨群体很大的一部分。

“一有土壤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这段话是用来形容浙商的,但如果用来形容这些近百年前在欧洲谋生的浙江人,也是一样合适。

团结互助,让浙江成了侨乡

这些异域谋生的人们,为浙江成为“侨乡”,留下了一颗很重要的种子。

但这颗种子要萌芽,长大,还需要别的因素。这就不得不提起浙江人另一个传统:团结。在当时,这种团结简单来说,就是“亲帮亲,邻帮邻”。

根据《青田华侨史》记载,光在欧洲的青田人,在1920至1925年,人数最多时就将近2.6万人,很显然,这些华工在欧洲站稳脚跟后,又将亲戚们带到了欧洲。

浙江华侨们的经济地位也逐渐提高,他们经营起了中餐馆和百货批发商铺。20世纪30年代,光青田华侨开的批发商铺就有18家、小旅店3家。

浙江籍华侨,还不光分布在法国,还去了其它国家。比如说30年代,光在荷兰,青田华侨就有1000多人。

二战期间,季羡林在德国留学,也遇到不少浙江华侨。他在《旅德十年》中说:“我在这里又想到了哥廷根城以外的那一些中国人,不是留学生,而是一些小商贩,统称之为‘青田商人’。”他还说:“他们一无护照,二无人保护,转徙欧洲各国……在欧洲穿越国境时……据说也有被边防兵开枪打死的。这样辛辛苦苦,积攒下一点钱,想方设法,带回青田老家。这些人誓死不忘故国,在欧洲同吉卜赛人并驾齐驱……不少人客死异乡,即使幸存下来,也是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回不了家。”

去年在比利时一战战场落成的华工纪念雕像

季羡林说,这些浙江华侨对他非常热情,有了一面之缘后,当天就请他去他们住处,开怀饱餐一顿,之后又赠送了他五十条高级领带,有一年甚至送给他一大桶豆腐。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这些华侨们当时如何在谋生艰难的情况下,怎么相互帮助的。

等改革开放后,当年那些华工以及后代,还有跟随他们脚步出国的亲属,一方面继续亲帮亲、邻帮邻,成了更多华侨出国的引路人,让浙江成为全国知名的“侨乡”,同时还迅速帮助浙江企业打开了对外贸易之路。

这一切,都和一百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说过:“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谁又能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竟和浙江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