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怎么对待那些不肯屈服的文武官员的?

朱棣造反成功后,大开杀戒,不仅杀死那些抵抗不从的文臣武将本人,甚至他们的妻儿家属也遭杀害,更有甚者,方孝孺被诛十族,连朋友门生也不放过。对于没杀的那些官员的女眷,则是给发配到教坊、浣衣局、象奴及习匠、功臣家里为奴隶。

史学家给朱棣的秋后算账专门取了一个名字,叫壬午殉难。

最著名的就是杀方孝孺,灭十族。

在朱棣从北京发兵南京之前,朱棣的幕僚姚广孝就托付过朱棣,求他千万不要杀方孝孺,还说如果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也答应了。

等朱棣打进南京城,建文帝据说自焚而死,朱棣也抓到了方孝孺,一开始没想杀方孝孺的,只是想让方孝孺写诏书,布告天下,朱棣要接着建文帝当皇帝了。

方孝孺被逮到大殿里,放声大哭,搞得整个大殿里都是他的哭声,朱棣还去劝解他,说什么,先生别哭了,你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吗,我只是效法周公辅政周成王而已。

方孝孺大声反问朱棣,周成王安在?意思是建文帝都死了,你怎么辅政。

朱棣说,是他自己自焚死的。意思是,他自己寻死,可千万别怪我,别说我逼的。

方孝孺又问他,那你怎么不立建文帝的儿子啊,立建文帝的儿子,你一样周公辅政。

朱棣说,他儿子太幼小,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年长的国君才行。

方孝孺又问他,那你怎么不立建文帝的弟弟们,他们已经成年了,可以当国君了。

朱棣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管不着。

接着朱棣又让方孝孺去写诏书,还说非你方孝孺不可。

结果方孝孺发狠,把笔扔在地上。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这次真的愤怒了,命磔诸市。磔,是一种刑罚,也就是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凌迟处死就是磔刑的一种。

这年方孝孺46岁。方孝孺有几个学生,是明初功臣廖永忠的孙子,叫廖镛廖铭,是这哥俩把方孝孺的尸体收殓的。结果这哥俩也被朱棣给杀了。他们还有个弟弟叫廖钺,可能是年龄小没杀,跟着他们的叔叔廖升给充军了。

方孝孺有个哥哥叫方孝闻,已经死了,所以躲过了诛九族。方孝孺有个弟弟叫方孝友,跟着方孝孺一起被杀,哥俩死前还曾吟诗作赋以壮志。

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在方孝孺被杀之前,三人自尽而死。方孝孺的两个女儿,投秦淮河而死。

一直到了万历皇帝的时候,那些因为方孝孺受牵连的人的后代,一千三百多人,才被万历皇帝释放,其中没有一个方孝孺本人的后代,他绝后了。

铁铉,被逼吃自己的耳朵鼻子,朱棣还问他好不好吃。

跟方孝孺这些纯文人不同,铁铉是在战场上跟朱棣真枪真刀大战三百回合的半个武将。

靖难之役的时候,铁铉担任山东布政使,朱棣攻打济南,铁铉带兵坚守城池,跟朱棣是有来有往的。

当年在山东,朱棣攻打济南不下,便派大军合围济南,铁铉无奈,便想出诈降的计策,派人假意请朱棣进济南城,在城门设了埋伏,差点要了朱棣的命,幸好朱棣命大,只死了马,自己躲过一劫。所以朱棣特别恨铁铉。

而且靖难之役过程中,铁铉坚守的济南,始终未被朱棣攻破。等到打下南京称帝以后,朱棣又回过头来打济南,这次铁铉终因寡不敌众,济南被攻破。

但是铁铉却逃了出去,朱棣于是气急败坏地安排计策,一定要抓到铁铉,最后铁铉在淮南被抓。

铁铉被抓到朱棣面前时时,骂不绝口,站着就是不跪。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也被凌迟处死了。

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

铁铉死时,老父母还在,都被发配到海南去了,他的长子被充军,次子充为官家奴隶,后来被虐待而死。

更可怜的是铁铉的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到教坊司做官妓。杨氏不堪侮辱病死。

铁铉的小女儿只有四岁,天天忍受折磨。但是这两个女孩都特别的坚强,没有受到侮辱。朱棣听说以后还说:渠竟不屈耶?他们竟然没屈服。

于是便把这两个女孩赦免了。

建文帝大忠臣景清,被诛九族。

方孝孺这些人,在靖难之役之后,就被杀了,但是景清并没有,朱棣封他为御使大夫,他做了朱棣的官,怎么能算是建文帝的忠臣呢?

而且,靖难之役后,他最先跟方孝孺等人商量,要自杀以殉国,结果别的大臣死了一大堆,他景清却主动跑到朱棣那里去见朱棣,投降求官,所以他没被杀,也没自杀,他有什么面目面对九泉下的建文帝?

别急,景清之所以未死,苟全性命于朱棣的新朝是有原因的。

他只是想留一条性命给建文帝报仇,如果都死了,就没人给建文帝报仇了。

他就委曲求全在朱棣的朝里当官,跟朱棣假情假意的,获取朱棣的信任。

他等待着机会,等到哪天 ,一刀捅了明成祖朱棣为故主建文帝报仇。

有一天上早朝,有看星象日象的官员给朱棣上奏说:‘异星赤色,犯帝座甚急。’于是朱棣就有所怀疑,怀疑有人要刺杀他。

正好这天景清来上朝的时候,怀里揣了一把匕首,而且穿的衣服也跟其他的大臣不一样,别人都不穿红色的衣服,只有景清穿了红色的衣服。

于是朱棣就怀疑景清有刺杀的嫌疑,就让手下去搜,果然从景清衣服里搜出一把匕首。

当时有人责问景清,你怀揣匕首是想干什么?

景清奋起大声说:“欲为故主报仇耳!”。

景清的计划就这么因为一件衣服给泄露了。

朱棣就发怒了,让人把景清也判了磔死。然后景清也被诛了九族。

不但如此,为了肃清景清的“余党”,朱棣还让人到景清的家乡去抓人,凡是跟景清哪怕沾上那么一点点关系的人,都被抓走或杀了,这种株连方式,当时有个名号,叫做“瓜蔓抄”。

就像西瓜地里,提起一个西瓜,所有跟这颗西瓜有关联的,哪怕是别人家的地里的西瓜藤,只要缠在一起的,都一窝端了。所以谓之“瓜蔓抄”。

因此,景清的老家那个村子,成了一片废墟。

这里要说一下,所谓诛九族,并不是都杀了,而是有的杀了,有的充军戍边,有的发配为奴隶,有的流放边疆。

胡闰,家族连坐死者二百一十七人。

胡闰这个人颇有军事才能,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他一个大理寺卿,跟着一班武将,天天筹划怎么排兵布阵打朱棣。

靖难之役以后,朱棣先召见的方孝孺。后来又召见的胡闰和另一个叫高翔的人,这两个人去见朱棣,都为建文帝穿着孝服,弄得朱棣很尴尬。

朱棣就让他们脱了。胡闰就是不脱,闰曰:死即死,服不可更。还趴在宫门上大声哭建文帝。

于是朱棣就派士兵去打胡闰,把胡闰的牙齿全都打掉了。

胡闰仍旧不屈不挠,朱棣就发怒了。让手下把胡闰给勒死了。

胡闰的大儿子胡传道跟胡闰一起被杀,胡闰的幼子胡传庆被发配边疆戍边,胡闰四岁的女儿被贬为奴隶,发放到功臣家里。

据史载,后来胡闰的女儿被释放,终身未嫁,别人见了她,都说,那个是忠臣的女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