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最怕之人,78岁殉国,但他的后代却挖了清朝龙脉

明朝末年,自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当权,内部矛盾不断,关外女真也伺机侵扰,魏忠贤从没有把哪位大臣看在眼里,唯有一人,魏忠贤最为害怕。此人名叫孙承宗,他饱读诗书,受明光宗重用,被聘为明熹宗的老师。身为帝师,为人正直,还能带兵杀敌,魏忠贤十分忌惮他。就是这位孙承宗,在关外死扛女真,被皇太极所杀,没想到290年后,他的后代却直接挖掘了清朝的帝陵。

明朝到了崇祯时期,李自成等人起义,明军节节败退。当时关外女真非常强大,李自成都能打败明军,关外的女真人为何没能顺利入关抢占地盘呢?这是因为关外有著名的辽东三杰,有他们三个在,女真虽然彪悍,但未能讨到便宜。这三人最出名的,莫过于孙承宗(另外两人是袁崇焕和熊延弼)。

孙承宗作为帝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当时朝廷适逢大乱,各派系纷争不断,孙承宗也很快卷入派系斗争,他最后被崇祯一道圣旨,贬为庶人。无奈只能赋闲在家。没有了他的存在,皇太极终于突破长城到关内抢掠,孙承宗当时已经78岁了,他带着自己的族人,亲自发动明朝百姓抗击清军,但无奈势单力薄,最终孙承宗和他的5个儿子、6个孙子全部被捉,只有大儿子孙铨侥幸逃脱。

皇太极对孙承宗恨的咬牙切齿,当年在东北就吃了他不少亏,如今落到皇太极手里,肯定不能放过他。在几大贝勒的联合建议下,他将孙承宗的全家100多口都悉数绞杀。孙承宗的死,让崇祯非常心痛,一方面派大将吴襄之子、武状元吴三桂严守山海关,另一方面下令抚恤孙承宗,并搜罗他的子孙,厚待他们。明朝灭亡前,崇祯皇帝还十分怀念孙承宗,若是有他在,恐怕不至于此。

290年之后,当时清朝刚刚灭亡,有一位军阀,名叫孙殿英,他直接派兵挖了清朝的东陵,东陵是乾隆、咸丰、慈禧等人的帝陵,也是大清朝所谓的龙脉之地。一时间,轰动全国,不仅清朝旧宗室纷纷谴责,就连各地的其他军阀也都扬言要讨伐他这个“缺德”之人。

孙殿英是贼匪出身,机缘巧合成为军阀,因为当时时局纷乱,他为了筹集军饷,竟然胆大妄为,公然挖掘东陵,将墓内的宝藏悉数洗劫。当时清朝虽然灭亡,但这等行径确实为人不齿,张学良甚至扬言要灭掉孙殿英。谁知孙殿英到处扬言,说他本是明末重臣孙承宗的后代,之所以会挖断清朝所谓的龙脉,是为了为祖辈报仇,当年皇太极杀掉他全家100多人全部杀死,他今日所为,并不过分。他的这般解释,让当时的舆论瞬间转移,有很多报纸大肆刊登孙承宗的英勇事迹,还认为孙殿英所谓是“正义之举”!

后来,时局更加纷乱,孙殿英的事情大家也无暇过问,若他真是孙承宗的后代,他挖掘东陵的举动,也同样为后人所不齿。您认为,假若孙殿英真是英雄孙承宗的后代,他如此做法,是否应该受到谴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