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没有王近山的又一次“发疯”,黄维就不会被全歼!

王近山是解放军有名的悍将。他最大的特点是打起仗来爱“撒疯”,获得一个绰号:“王疯子”。在多次战役中,由于他“撒疯”,形成了许多的战争机遇,创造了奇迹。

淮海战役中,成功包围黄维兵团,也离不开王近山的“撒疯”。

1948年10月,王近山率领六纵在唐河西岸负责诱敌西进,支援许世友指挥的济南战役。

10月30日,国民党徐州告急,急令黄维兵团火速东援,向徐州西南开进。11月1日,王近山接到中原野战军总部的电令,要六纵并指挥陕南第12旅,尾击确山向阜阳、太和进犯的黄维兵团,配合主力在徐州外围的作战。

王近山立即率部向沙河店行进。才过一日,他又接到中原野战军总部电令,要求六纵不惜任何疲劳,不怕任何困难、消耗与牺牲,采取一切办法截击、阻击东进的黄维兵团,迟滞其东进,以保证主力赶过来包围、歼灭。

军情火急。此时,六纵要追上黄维兵团可不是容易的事。黄维兵团走的是弓弦,六纵走的是弓背,距离比黄维长,黄维还有汽车,六纵只有“十一号”。于是,王近山下令部队立即轻装,不分日夜,急行军前进。

为了东追黄维兵团,官兵每天行军100多里。此时已是冬季,白天短,黑夜长。每日跑100多里,还得拖着大炮、机枪等重武器,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抢在黄维兵团前面,王近山下令晚上也要急行军,官兵每日只休息几个小时。有的官兵不知情,发牢骚说:“如此赶路,司令员又撒疯了。”

但是,王近山听到这些牢骚后,只是微微一笑,还是不停地催促:“快!快!”

终于,11月18日,六纵大军走捷径,到达涡阳地区,赶到了黄维兵团的前面。

两条腿跑过了汽车轮子。

随即,王近山下令部队在涡河两岸进行布防,一下子就堵住了黄维兵团急急北上的去路。

这时中原野战军主力也从四面八方急速赶过来,一个对黄维兵团的巨大“口袋阵”正在形成。

24日上午,王近山指挥六纵和陕南第12旅,从擅城集(蒙城北)南北地区向板桥集、赵集之间出击,很快与左翼的第十一纵合拢,形成包围。

这时黄维才发现情况不妙,急忙下令所部匆忙向浍河南岸退缩。乘黄维12万大军退缩、混乱之际,王近山下令全军立即出击。六纵与各路兄弟纵队协力合围,渐渐把黄维12万人马压缩到浍河、涡河之间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约七八公里区域,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完全形成了。

这样,黄维大军陷入重围之中,再也跑不掉了。

战后,陈赓说:“围歼黄维,王疯子立了一个大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