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的三处地方,结果都被人洗劫一空,现今连骨头渣都没留下

皇陵,大家在一些古装的影视剧或者影视作品中都接触过,是皇帝死后埋葬他们的地方。就像是某些显赫的家族,他们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那么,皇陵就是皇室的皇族墓地。

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

清朝有三个墓地,分别是东陵、西陵和祖陵。由于满族的发祥地在东北地区,因此,皇帝死后主要还是葬入位于东北地区的祖陵。然而,当清朝的皇帝在北京城安顿下来后,就不再葬回东北祖陵,而是选择西陵和东陵。

并且,这个现象在顺治皇帝之后就更加明显了。

清朝的东陵是在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的,整个东陵规模巨大,其中的亭台楼阁也甚是宏伟,光是陵园就有十五个之多,就不说宫殿牌楼了,那得有上百个。这么大规模的陵园不仅修建时间长,而且,消耗的材料和人力也是相当可观。

据记载,整个东陵整整建造了二百一十七年才建造完毕。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都埋葬于此,其中,孝庄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也都葬在此地。除此之外,还有十五位皇后和众多嫔妃、阿哥等都埋在这里。

说起皇陵就不得不提皇室的陪葬物品了,我国古代的皇帝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得过得如生前一般风光。因此,这些皇帝墓的陪葬是极为奢华的,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各种稀世珍宝都是必备得陪葬品,有的皇帝死后要自己的妃嫔陪葬。

除此之外,还有宫女、太监以及各种随从殉葬的。

这里,有一部分人呢,就特别钟爱皇陵里的陪葬品,这部分人中有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盗墓贼,另一类就是军阀。

就东陵的历史来看,东陵一共经历了三次较为严重的盗墓,这三次盗墓对东陵的破坏非常严重。可以说,这三次的破坏程度虽然都不一样,但是,这三次加起来几乎毁了东陵的整个历史。

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清朝灭亡之后的第十七个年头。马福田带领自己的军队欲与马兰峪当地的匪徒王绍义联手盗取皇陵宝藏,但是,被孙殿英的军队半路截胡。他名正言顺的攻下马福田,然后,入驻马兰峪。整顿好军队后,又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对东陵进行了第一次巨大规模的扫荡。

并且,在进行盗墓活动的七天中,他们封锁消息,将东陵地上地下的财宝洗劫一空。

甚至,孙殿英掘墓盗宝被发现后,满人无比哗然。部分旗人团体,以及逊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等满人上告到蒋那里,要求严惩,可以说,此事一时轰动全国。

但是,孙殿英做人非常的圆滑,他用扫荡而来的宝藏贿赂了所有来查这个案件的官员,上下打点的非常彻底,因此,并没有查出什么来。最后,还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自己去东陵收拾残局。把陵墓里被翻出来的尸体重新埋葬,收拾被盗墓者弄乱的整个陵园。

在抗日战争时期,孙殿英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为敌。在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第二次盗陵要比第一次更为严重,1945年日本投降时,东陵所在的地区没有掌权者,冀东军区的张尽忠、王绍义等,连同当时的军官若干人等,带领军队,对东陵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地毯式洗劫。埋葬在东陵的157个人的墓无一幸免,全部被盗。

这一次的洗劫是抓准了时局动荡、各方势力都腾不出手来接管东陵事宜的漏子,所以,持续的时间比第一次更长。这就意味着陵园内的角角落落都不会逃过此劫,从损失的角度来看,其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如果说,第一次的盗陵是抢劫的话,那么第二次完全就称得上是霸占了。毕竟,抢劫抢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霸占就是全部拿走了。

与“孙大麻子盗皇陵”事件中有很多真相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一样,“张大麻子盗皇陵”也留下了太多的“说不清”。用曾参与盗陵事件审判的预审员高学仁的话来说:“二盗清东陵不仅使国宝遭到极大损失和破坏,其背后至今还隐藏着若干不能大白于天下的事实,使这次盗墓蒙上了若隐若现的迷雾。”

第三次盗陵相比起前两次就好的多了,一是,因为前两次已经将东陵洗劫的差不多了,二是,这一次盗陵的人不是军阀而是一些村民。

他们听闻东陵两次被盗,并且流出不少的珍宝,因此,他们也有了去陵墓里碰碰运气的想法。而且,有了之前两次的铺垫,再加上当时对盗陵盗墓这一类的惩处的律法并不是非常的明确,捡漏心态驱使他们对整个东陵来了次非常细致的捡漏活动。

他们将整个东陵的157座陵墓全部搜索了一遍,因此,到这里,东陵的文物就算是真的被洗劫一空了。

所以说,皇帝的陵墓不是被我们所谓的盗墓贼盗空的,盗墓贼只是一个小的集体或者个人,他们对皇陵的损坏只是最后一个环节,最主要的损失还是来自于最开始的大型集体的盗陵活动。

所以呢,皇帝虽然想把一生的荣华都带到棺材里,应该是实现不了的,就算真的都带着了,最后不也被洗劫一空了吗。

参考资料:

『《民国时代土匪》、《东陵大盗》、《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