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别国干涉,俄却主动放弃400万平方公里,背后有什么深意

上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不太平的一百年。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几乎烧遍了整个地球。但战后地球并没有得到它想要的和平,反而进入了更紧张的局势。一旦冷战变热战,世界将进入一场毁灭性更强的战争中。所幸,虽然两大国从未停止对抗,但基于利益的考量,人类最怕的那场战争并没有发生。后来,这个危机随着其中一方的倒台彻底被解除。1991年应该是俄罗斯这个民族最悲痛的一年。16个加盟国纷纷独立。当然,这些国家的独立也带走了将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罗斯这个民族向来对领土是十分重视的。但是为什么它当时愿意放弃呢?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俄罗斯当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能力不足。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与美国对抗的三四十年中,俄罗斯也迅速的庞大起来。虽然最后无力与美国对抗,但是对付这十几个羸弱的国家,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既然不是这样,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结盟虽然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但这个整体的内部却有诸多的纠纷和矛盾。这16个国家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民族,他们有各自的文化习俗。要是苏联还存在的时候,可能他们还愿意彼此包容。但是苏联解体后,他们再也没有必要迁就俄罗斯,俄罗斯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即使武力镇压了这些国家的独立,这些国家也不是真心臣服。在日后的发展中,反而得时刻盯着他们。俄罗斯将要面临的局面是完全不允许这样做的。

在这16个国家中有些是处于中亚地区的。这些国家由于地形闭塞,与外界的交流很少。他们受影响最多的就是俄罗斯这个民族,但为什么俄罗斯连他们也放弃了呢?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靠着苏联,是因为当时苏联给了他们巨额的边境补贴。解体后,俄罗斯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办法再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顺水推舟,将他们独立出去。

综合来看,俄罗斯这样做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因为当时分离出去的这些国家,并没有多强的发展潜力,反而会成为俄罗斯发展的顾虑。所以,俄罗斯果断选择了忍痛割爱。尽管这样,如今的俄罗斯也没有再复当年的强盛,大国的倒塌带来的影响依然很大。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