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从嘉兴走出去的人厉害了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这位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八一勋章”于一身的功勋科学家与嘉兴渊源深厚,曾在嘉兴求学6年,新中国成立后,又从西方回到祖国,在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了22年,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当地官兵称为“核司令”。

程开甲探求真理,以身许国的传奇经历和崇高情怀,在嘉禾大地引发了无限追思。

年少有志,为“科学救国”而努力

1931年秋,13岁的程开甲,离开家乡江苏吴江,挎着行李迈进了距家20公里的浙江嘉兴秀州中学。

就在前一年,著名教育家顾惠人接任秀州中学校长。秀州中学一共培养出10名院士级的科学家,如陈省身、李政道、顾功叙等,1928年至1937年十年间毕业的,就有7位。可以说,程开甲正好赶上秀州中学最辉煌的时期。

在秀州中学的6年,程开甲看了大量的人物传记,爱因斯坦、牛顿、 居里夫人、伽利略等,“这些书让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科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对我的人生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斯德发明细菌,让法国酿造业称雄一世,仅此发明便支付当时战争失败的赔款。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这让他萌发了当科学家的念头。

他在浙大读书的四年,是中华民族最为苦难的时期,他在日记上曾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药方:科学救国。”

为此,他一直认真准备。科学报国!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留学回国

1946年8月,程开甲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其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双带理论的研究。

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当看到解放军敢于向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开炮时,他感到中国有希望了。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祖国。

从此,他的人生与奉献几乎划上了等号。

为国铸盾“核司令”

1960年,经钱三强亲自“点将”,其时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的程开甲被任命为核试验研究所技术副所长,开始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从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程开甲分管状态方程物理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个重要方面。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主持研究出来的模型在国内首次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核爆炸试验现场(左三为程开甲)

1962年,核试验正式提上日程。程开甲听从国家安排,放弃自己最熟悉的理论研究,毫不犹豫转入全新的领域: 核试验。

在短短两年里,程开甲召开了近两百次任务会,制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1700多台仪器和设备,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时,这些仪器全部拿到了数据,没有一台失败。

试验基地环境恶劣,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亲自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22年里,程开甲一直坚守在罗布泊,先后主持了30多次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当地官兵尊敬地称他为“核司令”。

离开戈壁滩,程开甲仍保持着那个年代质朴的生活方式。他在北京的家装修时,他只提两条要求——书架与黑板,别的一概不管。有客人来探望他,讨论起学术问题,程开甲就让对方把想法写在黑板上。“为祖国奉献的人生是美好的”

2000年10月,秀州中学百年校庆,程开甲应邀参加,这是他毕业63年第一次返校。提前一天,他就出现在校园里。在校庆典礼上,面对眼前的年轻学子,程开甲由衷感慨:我一生事业的基础是在这里打下的,正是在这里开始懂得了爱国爱校爱科学。他在顾惠人铜像前深深地三鞠躬,尊崇之心,不言自明。

2004年,他还专门回信勉励秀州中学的顾开清同学:“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贡献要有才能,才能只在刻苦钻研中获得。”

他以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感染了无数的学子。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80岁的程开甲来到母校做学术报告。教室里满是后学和晚辈,座无虚席。程开甲当年的近代物理课老师、已经90岁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也坐在台下静静聆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程开甲语重心长地谈了对科研创新的看法:“年轻的同志将来在科研上要有贡献,一定要重视打基础。基础不深厚,就没有潜力,就不能超过别人,就不能超过外国,就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搞科研,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光想着出名,要重视平凡而艰巨的基础工作,要有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求是、创新,超过别人。”

1999年9月18日,程开甲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此奖章的,全国共有23位科学家。

祖国的脊梁,一路走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