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300勇士》血战波斯是真的吗?还原历史上的温泉关战役

“异乡人,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誓言!”

这是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在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为了就是纪念在“温泉关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

公元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为达成先王遗志,对希腊发起进攻。为了应对波斯的进攻,希腊各城邦进行联盟,以当时实力雄厚的雅典和斯巴达为中心,开始对外侵略的反抗。公元前480年,波斯进入欧洲后,经过战略考量,最终决定通过温泉关攻进希腊。温泉关是位于希腊中部的一处险要关隘,附近都是难以逾越的山川地形,易守难攻,可谓天险。

然而,希腊当时正在欢庆一年一度的卡尔纳尼亚节和奥林匹亚运动会,在斯巴达的法律里,节日期间,任何军事活动都要停止。经过元老会商议,决定破例派出由斯巴达两个国王中的列奥尼达率领一直精锐部队提前赶赴温泉关。自知凶多吉少的列奥尼达国王在对妻子的临别嘱托说道:“嫁个好人,养群好孩子”。然后带着挑选出来的300卫队成员赶赴温泉关,这也就是后来的“斯巴达300勇士”。

血战持续了整整3天,300斯巴达战士抵挡住了比自身多数十倍的敌人,虽然后来经过历史学家考证,战斗的不仅仅有300名斯巴达战士,还有900多名由农民和奴隶组成的轻装部队,但是也不能抹消斯巴达战士无畏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温泉关战役“对希腊和波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从短期上看,温泉关战役虽然战败,但成功的阻止了比自己多数十倍的波斯军队,成功的为希腊军队主要军队的转移争取了时间,为最后希腊军队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长期上来看,由于希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西方历史文明中心的偏移,使西方文明从原来的两河流域转移到了地中海沿岸,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而波斯军队战败后,国力大伤,战力大减,最后被其他小国所灭亡。打破了波斯帝国垄断的丝绸之路,从此,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大大加强,促进了科学、艺术的进步,进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不仅如此,“温泉关战役”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文学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素材,其中斯巴达300勇士的壮举更是给人留以强烈的精神冲击,甚至拍成影视作品继续影响着下一代。

“温泉关战役”的历史意义深远而又深刻,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被用作“牺牲”、“无畏”、“强大”的代名词。正可谓是,勇士不在,精神永存。(利刃LYS)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