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五位名将堪称完美英雄 可惜其中不包括岳飞戚继光俞大猷

自从一帮秦桧的子孙和一个用数字做名字的家伙出现之后,秦桧就想站起来了。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秦桧其实是绝后了的,他过继了一个姓王的做儿子,而那个姓王的是不是他老婆王氏在娘家跟别人生的,秦桧也不知道。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自称秦桧后人的,应该恢复姓王,并且排行要在七和九之间选取。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人黑岳飞,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在明朝就被御史言官整得挺惨,而他们手下败将的子孙一直繁衍生息,黑他们的人也不少。至于明末的袁崇焕,很悲剧,也很难给他下一个定论。就连千年偶像赵云赵子龙,最近也成了“大保镖”。这些名将都有人去抹黑和诋毁,但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五位英雄名将,却无人去抹黑,无论是他们的政敌还是后世喷子,也很难找出他们的污点,黑举世公认的英雄名将而被众人的唾沫淹死,喷子们还没那么傻。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五位黑无可黑的英雄名将,排名不分先后,也没有必要去分,所以咱们就按照他们建功立业成名的顺序,逐一来瞻仰吧。

首先我们来说首创大汉完胜匈奴记录的卫青卫仲卿,这位骑奴出身的名将,对匈奴作战七战七捷,斩首数万夺回(当然也可以说抢来)牛羊牲畜数以千万计,以战养战,这才让汉武帝尝到了痛殴匈奴的甜头。连对卫青霍去病颇有成见的司马迁,在作《史记》的时候,也主要罗列卫青的功绩,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羞答答地提一句“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但是考虑到司马迁在汉武帝那里丢了很重要的东西和性命(后被),也就不要计较他顺口发发牢骚了,因为司马迁对卫青的功绩和人品都是持肯定和赞扬态度的。

即使是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卫青也几乎算得上一个完美英雄名将。他的战功就不用说了,就是卫青的做人做事风格,不要说在汉朝很少有人能够企及,就是其后几百上千年,也堪称典范。首先是卫青对人宽厚,那个卫尉苏建被匈奴打成了光杆司令,按军法理应斩首,但是卫青却说:“即使他有罪,我也不杀,交给皇帝处置吧。”结果苏建用钱从汉武帝那里买回了自己的命,后来东山再起当了代郡太守,为大汉守国门直到病故。

卫青对李广李敢也是仁至义尽:李广这个老江湖在远征匈奴的时候居然迷了路,不但失去了斩将封侯的最后一次机会,还贻误了全军战机,致使匈奴单于在汉军分进合击前溃围而走(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而卫青并没有暴跳如雷要把李广抓起来正法,只是拍了一个参谋去了解情况以便写战情汇报。李广抹不开面子,就抹了脖子。事实上李广之死跟卫青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李广的儿子却认为卫青要承担主要责任——这就有点碰瓷儿的意思了——又不是卫青让李广迷路的,迷路而贻误战机,主帅还不能问问?但是李敢不讲理,打伤了卫青。这件事被卫青压了下来,否则不用霍去病射杀李敢,就是汉武帝也早把李敢一家灭族了:行刺大司马大将军,这岂不是谋反?

卫青战功卓著为人低调,即使是司马迁也只是稍有微词,而一个零件都不少的人,即使可以躲躲闪闪地喷几句霍去病铺张浪费,却也不好意思对卫青大放厥词。就像后来的大唐名将秦琼秦叔宝和郭子仪,也很少有人去诋毁,因为这两个人的人气太高了,高到连他们的敌人都对他们推崇备至。

关于秦琼秦叔宝,似乎不用多说了。在演义小说里是一位忠义无双的豪迈英雄,而在正史里,秦琼可是隋唐第一猛将悍将,比小说里写的厉害多了。在小说中,秦琼打不过虚构出来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而在正史中,两军阵前秦琼想杀谁就杀谁:“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叔宝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在秦琼面前装酷,那就真的是插标卖首。

门神秦琼已经成了忠勇的符号,是很少有人敢诋毁的,因为诋毁秦琼,晚上会睡不着觉的。同样,诋毁再造大唐郭子仪的,也会睡不着觉,这种感觉忠臣和奸臣都有。比如那个大奸臣死太监鱼朝恩,在羡慕嫉妒恨之余想搞死郭子仪,鸿门宴(一说为邀请一同进香)摆好了,刀斧手磨刀霍霍,却看见郭子仪老爷子一个随从都不带,施施然来大饱口福了。弄得鱼朝恩很尴尬:“你不知道我要暗算你吗?”郭子仪埋头大吃:“是有人这么说,但我没信。”把鱼朝恩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谁要是敢害您这样忠厚的老爷子,一定不得好死!”在骄横跋扈的割据藩镇面前,郭子仪的两寸纸条甚至比圣旨还好使,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接圣旨一直是躺着的,但一听来人是郭子仪派来的,马上爬起来磕头:“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

前面咱们说了卫青秦琼郭子仪三位英雄名将(或许秦琼历史地位不如另外两位,但无人抹黑是相同的),其中汉朝一个唐朝两个,本来应该接下来把宋朝的岳飞加进去的,但是大家看看最近的一些文章就知道了,黑岳飞的着实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认证的“名人”。所以我们就跳过岳飞来说明朝,说一说跟汉朝卫青有九成九相似的徐达徐天德。

我们翻看正史就会知道,徐达简直就是大汉卫青的翻版:同样的战无不胜,同样的宽厚仁慈,同样的生荣死哀。与暴躁的常遇春不同,徐达的军队纪律严明堪比岳家军,徐达一生“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但是听说是徐达大军来到,市场上买卖照做,“闾井宴然”。连朱元璋也不能不感叹:“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此字换了)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至于“朱元璋蒸鹅杀徐达”,纯属说书人演绎,读过一点正史的人都是不会相信的:朱元璋再傻,也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去害一个将死之人,即使想害,看着温良恭俭让的徐达,他也下不去手。

最后咱们该来说说清朝的名将了。其实清朝早期能打的将军不少,但那大多是屠夫而不是英雄,真正能称得上英雄而又没有人骂的,可能也就左宗棠左季高了。现在仍绿树成荫的“左公柳”可以作证:要是没有左宗棠,清朝的疆域要少很大一块。无论是他的敌人阿古柏还是北边的那什么(大家都知道),都知道左宗棠是不可战胜的:这老先生手里有自己造的德国螺丝炮(线膛炮)和后膛七响枪,咱们可打不过他。

关于左宗棠的功绩,咱们也就不多说了,大家在史料中都找得到。咱们今天说了万众敬仰无人抹黑的卫青、秦琼、郭子仪、徐达、左宗棠五位英雄名将,可能在历史上还有功劳比他们还大、威望比他们还高的名将,比如岳飞戚继光俞大猷,但是他们却总是难免被一些宵小之徒泼上几盆污水。之所以把这五位单独请出来成文,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太多闪光点,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以至于无人敢喷、无人肯喷、无人忍心喷、喷无可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