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尚志打完这一仗后,日军发出12个字的哀叹

众所周知,赵尚志是一位生前享誉关东、死后闻名中华的抗日民族英雄,他曾指挥过100多次战斗,打得日本鬼子闻风丧胆。

那么,在这100多次战斗中,哪一战堪称赵尚志的经典之作呢?非“冰趟子”伏击战莫属。理由有三:一是战斗规模较大,二是毙伤消敌人颇多,三是我军伤亡极少。

1936年秋天,日寇妄图把北满抗日部队包围在三江地区聚而歼之。为了粉碎这一阴谋,抗联三军主力部队决定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远征黑嫩平原,开辟新的游击区。

当年12月间,赵尚志带领部队经过多次战斗后进入铁力地区。不久,在庆城山区整编队伍,这时有2、3、5、6师,陈明所在的原3师少年连编入军部教导队,队长是姚世同。

整编结束后,赵尚志率领军部教导队和2、3师部分队伍共400余人,继续北进,于1937年初到达通北县东部地区。

敌人得到赵尚志北进的情报后,立即调集大批兵力进行堵截,但赵尚志已带领队伍先于敌人进到通北县东150多里一个叫“冰趟子”地方。

此处是漂筏河的发源地,方圆十多里都是水草甸子,夏季山水流进草地,形成一片沼泽,冬天又冻成了大冰川,当地称此人为“冰趟子”。

“冰趟子”的东、北两面是大山,两山中间是进山的道口,山上有木营和炭窑。

抗联三军在此处休息时,帮部队出去购物的炭窑工人回来报告了一个重要情况:通北县城里集结了为数众多的日伪军,准备好了一批马爬犁,可能要越过“冰趟子”进山“讨伐”。

赵尚志获悉此情报后,马上召开干部会议,决定利用“冰趟子”的有利地势进行伏击,痛打来犯之敌。估计敌人乘坐马爬犁,次日上午能够赶到,于是连夜进行战斗部署。

赵尚志下令把指挥部设在“冰趟子”东北角的小山上;2师的200来人据守在东面山上,伏击线长达2里多地,担任正面阻击;军部教导队100多人埋伏在半山腰;3师的100来人隐蔽在东南边山上,防备敌人迂回包抄2师。赵尚志通过传令兵打旗语指挥战斗。

次日上午10多钟,日军北黑部队300多名乘坐20多张三套马的大爬犁,气势汹汹向“冰趟子”飞速扑来,每张爬犁上坐着近20人,架着一挺机枪。伪军第3、4警备团700多人尾随步行,还有十几辆拉给养的大车。

由于天冷,不断下着清雪,视野不开阔看不出多远,指挥部也看不清敌人动向。赵尚志命令2师派出一个排做前哨,他们带2挺机枪和1门小炮,到离山边子2里多地一个旧大车店的破房框子处观察敌人情况。

这个排发现敌人马爬犁后,立即开火,向山上报警,然后边打边撤,诱敌深入。

等鬼子的马爬犁冲到山边子时,抗联2师的阻击部队发起猛烈射击,敌人登时人仰马翻,活着的滚下爬犁趴在冰上,受惊的马拉着空爬犁四处狂奔,鬼子顿时炸了锅。

后面跟进的伪军步兵,看到日军被伏击,马上分散开,从南、北两侧摸索前进,企图包抄抗联2师。

当伪军接近抗联三军伏击地段时,赵尚志指挥军部教导队猛烈开火,2挺轻机枪如同割稻草般向敌人扫射。南面山上的抗联3师也同时向进攻的伪军射击。

没过多久,南北两翼的伪军全部被抗联三军火力压在冰上,敌人数次爬起来想往山上冲,却因为地面太滑冲不上去,又全部退了回去。

战至中午,天放晴了,抗联官兵从山上往下看一目了然。只见敌人都趴在冰上的蒿草丛里,背包上都裹着一块黄白相间的狍子皮,这原本是防凉用的,此时却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只要日伪军一动弹,抗联战士就瞄准那块狍子皮射击,一打一个准。打得日伪军趴在冰上一动也不敢动,进也进不了,退又没法退。不少受伤的日伪军因流血过多,活活冻死在冰上。

抗联三军居高临下,非常主动,战士们轮班监视和射击敌人,换下来的就到山后烤火取暖吃饭。就这样一直对峙到天黑,冻得浑身麻木的敌人才拚命地爬起来往回跑。这时赵尚志又下令追击,我军战士如猛虎下山,杀得日伪军大败而逃。

此次战斗共毙伤日伪军200多名,其中有日军军宫7名。由于天黑,抗联三军无法及时仔细打扫战场,只大概搜一搜,就得到4挺重机枪、3挺轻机枪和100多支步枪及大批弹药、给养,取得重大胜利。

事后,敌人在战场附近竖起一块木碑,质地为黄花松,碑上刻有被抗联三军打死的7名军官的名字。后来有不少其他抗联部队路过此地,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正是经历了此战的惨败之后,日寇才对赵尚志的部队变得极为重视,甚至无奈地发出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样的哀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