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宾馆120种火鸡吓懵美国人:还是来只传统的吧!

感恩节是北美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起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像中国人过年吃饺子一样,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美国人,过感恩节时也一定要吃火鸡。即使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中国各地要想吃上一只正宗的烤火鸡,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而在四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曾一口气搞出120道火鸡菜……

上世纪中美恢复邦交后不久,美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急匆匆地在1980年举办了第一届美国国家展。当时恰逢感恩节,参与展会的美方人士抱怨连连,因为他们无法和家人团聚,甚至在中国连顿像样的感恩节大餐都吃不上。倡导"以人为本"的美国政府实在没办法,

勒令美国商务部调用泛美航空的专机空运几百只冷冻火鸡来华,并委托北京饭店烹制,总算是勉强堵住了在华美国官员的嘴。

聪明的中国人很快意识到,原来美国人这么喜欢吃火鸡,国门打开后要赶紧学会饲养和制作这玩意儿,肯定能多赚点外汇。

于是,我国很快便引进了尼古拉白羽宽胸火鸡,这种火鸡是最著名的大型火鸡品种,是美国人花费40年时间,用美国东部黑色火鸡和西南部的花色火鸡反复杂交选育而成的。

优种火鸡被引进后,北京友谊宾馆随即登场,准备大显身手。众所周知,友谊宾馆原本是接待苏联专家的国务院西郊招待所,后来改为专门招待外宾的星级园林酒店,

因而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攻关火鸡菜"的光荣使命。

除了用于招待外宾以外,当时国内一些人认为,尼古拉火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等优势,如果加以推广,或能成为老百姓餐桌上新的烹饪原料。1983年8月,友谊宾馆的王富林、李叔麟两位大厨,终于成功研发出第一批"

中式火鸡宴

"。这种火鸡宴一般有14道菜,包括"桂花盐水火鸡"、"杏干火鸡片"等4道凉菜,主打"金针刺凤"、"凤冠鲍脯"、"双凤争艳"等8道热菜,此外还配有汤品"汽锅火鸡翅",以及面点"火鸡油酥饼"。

然而,由于火鸡肉质比较"柴",几十年来大多数中国人始终未能接受其口味,友谊宾馆当年研制的火鸡菜品也基本上"失传"了,如今我们很难一睹火鸡宴的真容。根据友谊宾馆大厨王富林在1985年编纂出版的《火鸡菜谱》,该书封面所用照片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中式火鸡宴"。

从该书菜谱可以推断,当年厨师们的基本思路是用火鸡肉代替传统鸡肉制作各种中式菜肴,整个工艺采用的是"中餐为体、西肉为用",有的连菜名都没改,顶多是把"宫保鸡丁"改叫"宫保火鸡球"。

尽管友谊宾馆的顶级大厨们使出浑身解数,先后研制了多达120种火鸡菜肴,但有意思的是,一向推崇中餐的美国人也不是特别喜欢这些菜,

外国友人被我们对美食的执着吓懵了:老美用200年发明了烤火鸡,中国人竟然用两年发明了120种火鸡菜!

当年住在友谊宾馆的美国友人往往会给后厨下个订单,点一整只烤火鸡,和身边的朋友们一起大餐一顿、欢度佳节。下图为1995年感恩节当天,美国专家亨利在北京友谊宾馆外国专家餐厅领取火鸡。

从某种意义上说,友谊宾馆开发的120种中式火鸡菜彻底失败了,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的。其实当年很多人不知道,尤其是在过感恩节的时候,正宗美国人一般是不愿吃中餐的——在美国,通常只有不过感恩节的犹太人在过节时才会吃中餐,而且只有中餐馆在感恩节假期还在营业。这件事也让我们明白:

家乡的食物、节日的口味具有多么巨大的魔力,哪怕是博大精深、所向披靡的中华美食文化,也难以撼动美国人对自身传统的依恋和信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