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生活,才不是宫斗剧那样

故宫是一座故事宫,时间流逝的长河中,它是很多故事浓缩的舞台,这是我们选择故宫的原因。不同于影视剧的戏说与编造,《故宫 · 皇帝的一天》制作团队查阅了海量档案资料,并再三考据,用结构式的时间序列方式讲述了一天里十个时辰的帝王生活,以严谨的态度追求准确与详实,同时希望能轻松生动地,让你会心一笑间能有所得。

《如懿传》里的乾隆皇帝,大约是古今中外最闲的统治者。整剧下来,只见他成日泡在后宫,在妃嫔之间站队或斡旋,而过问朝政的镜头却寥寥无几。其他宫斗剧的皇帝形象也大抵如此,都是不务正业,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泥足深陷。

这,合理吗?作为一国之 CEO,难道不该比马云还要忙上那么一点点?

跟宫斗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乾隆堪称工作狂本狂,在位 60 年取得的 KPI 相当闪耀:全国人口数量高达 3 亿,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数量的最高峰值;GDP 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是当时最强大富庶的国家。

乾隆朝人这样评价他:"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 , 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如果认为下属公开点赞自己老板有拍马之嫌,那么也可以参考当今最具权威的清史学家戴逸老师的说法:" 传统观点认为汉、唐是真正的盛世,无论国力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达到极盛,而清朝已经开始衰落,不如汉唐。我则以为,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

如此傲人的成绩,不可能靠成天在后宫跟妃嫔谈恋爱得来。

真实情况是:紫禁城对皇帝的时间管理相当严格。确切地说,就连皇帝该什么时间睁眼,也是被规定好的。皇帝每个时间段该干什么事,都有固定安排:寅时(早晨 5 点)鸡鸣起床,卯时(6 点)吃饭自习做早课;辰时(7 点一刻)上班御门听政;直到亥时(21 点)熬夜看书自得其乐。

美食界的 KOL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皇帝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美食 KOL。皇宫里一天只吃两顿正餐,早膳和晚膳,中间穿插水果点心下午茶。

而皇帝中最有名的吃货,当属乾隆。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热衷于搜罗天下美食,因此御膳房中也汇集了不同菜系最优秀的厨师。乾隆也嗜茶,无论茶叶茶具,甚或泡茶用的水,他都有讲究。

除了配料繁多,做法也极为讲究,光一个碾磨的过程,就需要膳房总管和药房总管同时盯着,不能出一点差错。蒸好晾凉后,乾隆每天喝茶时配送 4-6 块八珍糕,从不间断。 ( 图片来源:《故宫 · 皇帝的一天》截图 )

餐桌上,茶席间,除了美食与好茶,更有人情和故事。譬如,闰二月初十八的这顿晚膳后,乾隆赏令贵妃大炒肉炖白菜一品;赏庆妃燕窝莲子鸭子一品;赏容嫔春笋爆炒鸡一品。

乾隆与后宫 12 位夫人的全家福。图片来源:《故宫 · 皇帝的一天》截图

但单单缺了辉发那拉氏皇后(《如懿传》中的如懿原型),早膳的时候,皇上还赏了她一品鹿筋拆肉,到了晚膳就消失了,中间发生了什么?资料档案也许不能给你完全还原历史的全貌,但至少可以带你走进某个瞬间。

乾隆为辉发那拉氏皇后规定的回宫路线。图片来源:《故宫 · 皇帝的一天》截图

皇帝:工作狂本狂

除了偶尔吃吃喝喝,占据皇帝最多时间的,还是工作。清晨做完日课,皇帝就要动身去上班了。

七点一刻,康熙皇帝准时驾临乾清门,开始御门听政,也就是召集大臣们开晨会,一般称为上朝。这是康熙皇上每天的例行公务,他坚持了 55 年——从他十四岁亲政开始,就定下每日御门听政的规矩。历朝历代皇帝中,康熙是最勤勉的一个。

会议时长一个时辰,也就是两小时左右。春夏每天七点一刻准时开始,秋冬则是八点一刻开始,大臣们到午门集合的时间还要提早大约一个小时。所以,他们半夜三更就要起床洗漱,而后赶往紫禁城。一路上还要念念叨叨背诵报告,以免开会时挨骂。

图片来源:《故宫 · 皇帝的一天》截图

说起来,电视剧里的上朝,大多都是错的。清代的御门听政,不在太和殿,既没有三呼万岁,也没有集体叩头三跪九拜,更没有大朝会需要的 " 静鞭 "(静鞭就是用巨长的鞭子抽打地面,宣布肃静,会议开始)。

批奏折与朋友圈已阅

9 点钟,御门听政结束后,康熙回到乾清宫,脱掉朝服,换上常服,继续上班。接下来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批阅报告,皇帝亲自动手,用红笔批改。

批折子,是皇帝管理国家的另一种形式,实际上是主要形式。皇帝需要批阅的报告,有三种,题本、奏本和奏折。题本是盖了官印的工作报告,奏本是不用盖印的私人报告,奏折,则是官员跟皇帝的私人通信。

图片来源:《故宫 · 皇帝的一天》截图

电视剧里常见皇帝批奏折的情形,却鲜有人知道,并非所有官员都有机会给皇帝写奏折。前面说了,这是一种私人通信,皇帝的回复都是亲笔写的,相当于加了皇帝的私人微信号,而题本、奏本更类似于办公用的钉钉。

康熙在奏折上这样批写过:朕的朱批,都是自己亲手写的。从来没有代写的人。右手生病了,用左手写。绝对不会假手与人。所以,但凡奏折上的事情,只有写奏折的人,和我这个批奏折的人知道。而雍正也在在朱批里说过:"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就是这样秉性!这样的皇帝。"

人们历来对故宫充满了好奇,于是想象出许多真真假假的故事,乐此不疲地拍摄成剧。而故宫也的确有如故事的魔盒,任意推开其中一扇房门,都有无尽的故事随历史的烟尘迎面扑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