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清华学校,蒋百里聆听梁启超教诲

蒋百里和蒋尊簋在东京安顿下来后,即前去拜见了刚刚从澳洲返回日本的梁启超。

蒋百里

蒋尊簋

蒋百里对梁启超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对梁氏的道德文章和远见卓识更是心仪已久,而今因缘际会,得以在东瀛亲耳聆听梁氏的教诲,总算遂了戊戌年以来的一大心愿。

梁启超安排他们进自己创办的清华学校读书,先让他们学好日语,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在清华学校,蒋百里结识了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蔡锷。蔡锷与蒋百里有许多共同点:同年出生;家境清寒;少时聪慧,都有神童之誉;面貌清秀,身体瘦弱;知识广博,文名远扬,都中过秀才,都有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相同的经历和追求使他们成为可以互相托付生死的莫逆之交。

梁启超是良师,蔡锷是益友,他们二人是蒋百里在日本结交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对他后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甚大。人生苦短,知音难觅,蒋百里能结交这样的良师和益友,夫复何憾!

梁启超于1898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后,在日本友人和华侨的资助下创办《清议报》,大力宣传变法主张,介绍各种新思想和新学问,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他还摒弃门户之见,与倡言革命的孙中山密切交往,倾心交流,欲促成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联合,只是由于乃师康有为的坚决反对,两派才没有走到一起。

梁启超

梁启超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1899年8月,他在曾卓轩、郑席儒等华侨的资助下,在东京牛込区东五轩町创办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最初的学生只有18人,除原在横滨大同学校的冯自由、郑贯公等数人转来该校外,其余的都是梁启超在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教过的学生,他们是:蔡锷、林圭、秦力山、范源濂、李群、周宏业、陈为璜、唐才质、蔡钟浩、田邦璇、李炳寰,共11人。不久,校舍迁至小石川久坚町传通院旁,校名改为清华学校,1901年4月再改名为东亚商业学校,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为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日本人犬养毅为校长,日本人柏原文太郎及湖北留学生监督钱恂三人同任监督。

(杜继东:《蒋百里传》,中华书局,2018年版)

作者简介:杜继东,1966年生,甘肃省永昌县人。历史学博士,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从事台湾史、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