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此人在刘备面前风生水起, 在诸葛亮麾下却举步维艰

三国时候很多人怀才不遇,让后来很多人为他们打抱不平,觉得他们的能力和光芒被限制住了,没有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比如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在长板坡上笑傲八十三万大军如入无人之地,最后却只落得一个牙门将军,比如跟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最后因为刘备的决策失误顾念了自己的名声选择了下下之策攻打益州,以至于庞统身死落凤坡,落得后来无穷无尽的尴尬和北伐诸葛亮无人辅佐的油尽灯枯,还有一个人就是实力不下于五虎猛将的魏延,最后因为想要继续北伐却被马岱偷袭杀害。

魏延

魏延的工作能力超强无可否认,但是跟他合作起来十分不快,魏延虽然对待底层将士十分友好,因为这都是浴血沙场帮他打拼之人,但是面对自己同级别的官员来说,他永远是骄傲自大,毫不顾忌他人感受,可以说跟狂傲自大的关羽十分相似,一样的傲气冲天,一样的剑拔弩张,最后的结局都十分相似身死人手,留下了千古的遗憾和惋惜。跟魏延之间的合作,如同手持一柄双刃剑,势如破竹的时候屡试不爽,但是一旦发生纠葛,便是无力回天,正是因此,所以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没有人可以治得住他,所以才留下了那封遗嘱。

剧照

魏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发挥了独到的作用,被派去镇守蜀汉门户汉中,可以说在当时十分有争议,当时镇守汉中的人选之中,赵云因为心直口快后期让刘备颇为不喜,黄忠年纪太大,万一有一个闪失让人追悔莫及,马超名望甚大,但是刘备怕他心怀二意,所以不敢用他,除此之外,只剩一个跟刘备结义兄弟的张飞,而关羽守荆州,张飞守汉中,遥相呼应,可以说这样的安排也十分妥当,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却选择了魏延,可以说对他的褒奖,能力上和信任上的双重认可,而魏延却是不负众望,守卫汉中门户数十年,严阵以待。

剧照

但是好景不长,刘备在白帝城撒手人寰,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死后,直属上司变成了诸葛亮,在北伐途中因为子午谷奇谋而产生了隔阂和分歧,导致了魏延对诸葛亮的心存不满和芥蒂,也看出来了诸葛亮是算无遗策的保守党,必须有十全把握才能奋力一击,而他是冒险主义者,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全力以赴,所以导致了两人的貌合神离,但是诸葛亮始终大权在握,让魏延十分憋屈。

杨仪

而跟魏延最势同水火的一个人就是杨仪,可以说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如果两个人可以齐心协力,诸葛亮就不用被逼得劳心劳力在五丈原驾鹤西去了,诸葛亮生前对两个人调解了无数次还是徒劳无功,,甚至多次拔刀相向,杨仪感觉自己的生命受到重大威胁,于是费尽心机想要除掉这个威胁自己生命的隐患,所以当他没有听从命令班师回朝,朝廷方面杨仪对魏延的结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魏延这样能力一流的猛士,最后却是死在了自己的职场交流的阻碍之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