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粉碎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规划,更导致刘封之死,最终却因相思而死

公元222年秋,由于向曹魏称臣的孙权不愿意派质子前往魏国做人质,面对前来斥责的使者虚与委蛇,魏文帝曹丕一怒之下,下令伐吴。

当时曹丕来到宛城,安排诸位将领一同围攻江陵。此时东吴已于夷陵一带击败蜀军,虽然军队数量上有所欠缺,但气势不减,于是孙权派诸葛瑾与曹魏大军隔江对峙。诸葛瑾率军赶来后,带兵渡河到了江中小洲,将水军分散在附近江面上。就在此时,一位将领在夜里用许多小船,运着一万多步、骑兵,从下游悄悄地过河,攻打诸葛瑾的各路军队,烧掉诸葛瑾部队的船只,通过水陆两路夹攻,击败了诸葛瑾的军队。而在此战之中发挥出色,成功击败诸葛瑾的大将,就是夏侯渊之侄夏侯尚。

夏侯尚早年就跟随曹操出征,后来曹操平定冀州,将夏侯尚封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随后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颇有战功。夏侯尚与曹丕人自幼关系就十分亲密,后来随着夏侯尚逐渐立下战功,其夏侯尚的才智也逐渐被曹丕认同和赏识。

而夏侯尚不仅在曹丕伐吴时有所建树,更是在讨伐蜀汉,收服失地上颇有功劳。他此生之中最大的功绩,就是一战彻底粉碎了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更是间接导致了刘备义子刘封的死亡。这一战,就是收复上庸之战。

公元219年,刘备在与曹操就汉中争夺的战争之中取得胜利,从而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在汉中之战进行的同时,刘备已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在这之后,孟达又继续指挥军队进攻上庸郡。但上庸比房陵更难攻克,刘备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义子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受命后,率军与孟达在上庸合兵一处,随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一时间,上庸、房陵等东三郡尽在蜀汉手中。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同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自己篡汉登基称帝,建立魏国,夏侯尚改封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受封后,夏侯尚上奏,称目前蜀汉的部分军队驻守上庸,由于上庸山高路险,难以前行,因此蜀军定然不会料到魏军会率军偷袭,只要他们派兵潜伏过去,并出其不意的进攻,一定能一战而毕全功,夺回上庸。就这样,夏侯尚与徐晃两人就出其不意地攻下上庸,平定了三郡九县,逼得孟达等将领投降,刘备的义子刘封败走,而刘封逃回成都后,也因未出兵援助关羽,最终被刘备逼死。

此一战对曹魏的意义深远。要知道上庸等东三郡地理位置独特,东三郡地势险恶,重山叠嶂,北境有沔水相通,西城在沔水边,上庸和房陵在沔水南,分别以堵水和南河连通沔水。东三郡丛山环抱,四塞险要,号为奥区,在地理上自成一体。在樊城一战后,荆州尽入东吴之手,诸葛亮根本没办法从荆州派一上将军进攻洛阳与宛城。这个时候,东三郡就成为了诸葛亮出兵讨伐中原的最佳选择。只可惜刘备并没有重视东三郡,更没有安排重兵把守,最终不仅让战略意义如此重要的地域尽失,更是让刘封等人无法派兵援助关羽。最终也使得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没有了胜利的希望。

笔者认为,夏侯尚一战功成,一举粉碎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更导致了刘封之死。只可惜夏侯尚在伐吴之后,就因为自己小妾被杀之事而郁郁寡欢,相思成疾,最终身死,没有再继续为曹魏建功立业,实在可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