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的亲戚中,有一神童,7岁让曹丕惊奇,13岁却随父一起赴死

三国时期,曾出过许多神童,如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十岁时就能说得颇负盛名的李元礼点头称赞;又有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周不疑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著有文论四首;更有曹冲在五六岁时就有了成年人的智慧,年纪轻轻就巧用化整为零的方式称出大象的重量,可见其不凡。当然,还有王戎、诸葛恪等少年成才之人,也都拥有不俗的表现,可见三国时期确实是神童辈出的时期。

然而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在当时颇负盛名的神童,只可惜他的事迹并未被后世传颂,因此最不为人所注意。但实际上,这位神童与曹冲还有一些关系,他就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荣。

当年夏侯渊虎步关右,在镇守凉州时击败马超,战胜韩遂,更是消灭宋建、横扫羌、氐等少数民族,可谓战功赫赫。在曹操拿下汉中之后,派夏侯渊在汉中镇守,夏侯渊凭借着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蜀军对峙多年而不落下风。只可惜定军山一战,夏侯渊被蜀军计谋所惑,被老将黄忠借助地势一举攻破,最终战死。

夏侯渊如此骁勇,其儿子也同样不凡。或许是继承了夏侯渊的聪明才智,夏侯荣自幼就十分聪慧。他七岁时就会作文章,看书能通词达意,用不了几天就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曹丕听说夏侯荣聪慧之名后,十分惊奇,于是宴请了百来名宾客,让他们每个人都递上了自己的名刺,这些名刺上都写有他们各自的名字与家乡。而夏侯荣仅仅只将这些名刺看了一遍后,就将这些内容全部记住,在与宴会上每个宾客交流时都没有将一人弄错,可见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夏侯渊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于是将年仅十三岁的夏侯荣带到了战场之上。只可惜在汉中之战时,夏侯渊不幸身死。当时左右属下士兵劝夏侯荣赶紧逃命,夏侯荣不走,对属下说:“我父亲已经为国捐躯了,我怎么能逃跑苟活于世! ”最后拔剑冲入阵中奋战,终战死阵中。

笔者认为,夏侯荣因尽忠随父而死,可见其忠孝,只不过如此年轻有为之人,最终未能报效祖国,而是战死沙场,是在让人可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