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个喜欢读书,非常有头脑的领导者,称帝后定制各种改革

隋炀帝是个喜欢读书,非常有头脑的领导者,称帝后定制各种改革

隋炀帝是封建帝王文化素质较高的皇帝,他喜欢读书,高度重视文化,无论是在后宫当中,还是在巡视的江南路上,总能留下几首抒情诗。像隋炀帝这样善于读书、写作和绘画的皇帝,在历史是很少的。当然他也有缺点,就是很自负,从不把那些天下其他文人放在眼里。

隋炀帝不仅爱书,而且喜欢儒家,在统帅大军平城时,曾命令裴炬等人,收集书籍,在战争的硝烟战火中保住一些书籍。在担任任扬州总管后,大量招纳百余才子学者为王府学士,修书籍。在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后,修纂工作并没有中断,从经文书、兵、农等等所有书籍都被重新编成新书,共计30部,17000多卷,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隋炀帝自身对文化特别的重视,说明他不仅只有野史和残暴的一面,还是一位非常聪明的皇帝。在他成为皇帝以后,在一系列国家事务处理中,接连不断的定制各种改革。

第一是:赋役的改革。隋炀帝对这项改革的圣旨是在仁寿的4年10月发布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废除妇女、奴隶的税收。二是把男丁的年龄从20岁改为22岁。毫无疑问,在隋炀帝的转变中,农民得到了一些切实的好处。

第二是:是建立教育。这是他登上皇位的第一年,在继续重视文化建设的同时,隋炀帝下令建立教育。在这诏令中,隋文帝废除了太学、四门学校和州县学堂相继复原,使教育事业不仅在形式危难时刻得以复兴,而且进一步扩展。虽然他没有真正的在朝中利用人才,甚至以相反的方式杀死高颖、薛道衡等精英,但一些学者或者巧匠就是在为领导者服务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成就辉煌。

第三是:军事体制的重大改革。在隋朝,那些负责保卫国家任务,是军政之上的管理区域,他们在军事上管理几个甚至几十个州,尝试设定的人数达到五十。全国统一后,内地的总管区域逐渐被废除,可是到了仁寿末年,仍有大约36位,隋炀帝上位后,为了集中军事力量,在大业元年四月,废除全部总管府,军队并入中央军事机关。

第四是:建立郡县二级行政管理体制。原有制度不仅存在着“少人多官”的严重缺陷,而且分散了中央权力,浪费国家的财力。隋炀帝开皇3年12月,进行过一次改革。后来,隋炀帝恢复了秦朝的二级制度,大大提升行政的效率,并促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第五是:官职主义的改革。在他的三手改革中,这一点已经显现出来:通过军事改革,虽然州刺史仍然保留着残存的军衔,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不再掌管兵权的郡太守,在隋炀帝改制后,正式成为只负责行政的官员,另外建设武职,这样隋炀帝就轻松实现文武职位分离,理顺政府职能,阻碍地方势力的发展。

第六是整顿法治。文帝时期,颁布了五百条法律条文,与前几部法律相比,该法律要宽很多,废除了一些逼供和死刑,规定只有经过三次复议才能执行死刑。隋炀帝在大业3年后,制定并颁布了一部新的法律。他还删除了前法律中的十恶之条,并且超过两百多条比以前轻的刑法。毫无疑问,隋炀帝颁布的法律比过去更受大家欢迎。

第七是: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这是杨朝皇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方面改革,还有进士科的建立,在过去,由于对选举权都是掌握在三王九卿手里,以及门阀考察的控制权的,在官场中始终存在着世族与冷门之间的分别。直到隋唐时期,这个问题才圆满解决了。首先是隋炀帝为了让地方官吏能真正成为“自己人”,限制世族门阀的权力,他在皇帝统治的第十八年,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然后在大业三年建立进士科。这一选拔制度整整历经1300多年的漫长历程,为国家培养了1000万各类人才,是隋炀帝成就了这个伟大的事业。

隋文帝的文化品格和成为皇帝后的改革创新,证明了他原本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凭借他的思想和意志,他是有能力使大隋帝国在他的手上长期的稳定的。有些人把隋代的短暂之旅归咎于隋炀帝的盲目性和享乐性。事实上,隋朝短短的一生,并不是不安于享乐,而是对现状感到不安,导致各种改革的益处,被其他人的双手完全抵消掉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