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两次因“削藩”引发的“清君侧”,都取得了成功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凡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或者是皇家宗室成员,都可以获得“天子”赐予的封地,获得封地的人就成了''诸侯''或''藩王'',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表面上他们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但时间一久必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每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统治者都会大肆封王、封藩,这是对臣子们最大的奖赏,开国君主一般没有昏庸无能之辈,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此举的弊端,但又不得不为之,只能寄希望于后人妥善解决好这件事,解决的方式其实很简单,要么撤销藩地,要么限制其权利。

中国古代有四次比较大的“削藩”行动,分别是西汉景帝削藩、唐朝削藩、明朝建文帝削藩、清朝康熙皇帝削三藩,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唐朝屡次削藩,虽然有成效,最终却还是被藩镇所灭,明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允炆被朱棣取而代之,唯一削的干净的是康熙,此后他也不再封藩王,而且将宗室成员们都限制在京城之内。

由此可见,“削藩”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这样是必然,之所以要“削藩”,也必定是地方势力达到了不可操控的地步,此时的“藩王”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这一战将决定谁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

封建王朝统治者对藩王发动战争,可以随便找出很多条理由,但藩王迎战,或者主动出击,则也必须找出一条充分的理由,否则不能得人心,发动战争也不合法合理,在这四场“削藩”之战中,有两位藩王给出的理由是“清君侧”。

“清君侧”也叫“清君之侧”,就是要清除掉君主身边的某些亲信或奸佞之臣,中国古代发生过四次“清君侧”。

第一次发生在西汉,当时汉景帝接纳了建议,决定削藩,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发动了“七国之乱”,喊出的口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

第二次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名义是清除皇帝身边的杨贵妃的兄长杨国忠。

第三次“清君侧”发生在元朝,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帖木儿攻入大都。

第四次是明朝的“靖难之役”,因齐泰、黄子澄建议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朱棣就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并且自立为帝。

因削藩发动的两次“清君侧”就是西汉吴王刘濞和明朝燕王朱棣。

西汉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势力在各藩王中最大,而且一呼百应,汉景帝刘启没有审时度势,盲目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很快取得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为了平息这场战乱,汉景帝不得不杀掉晁错,这才换得一时安宁,虽然最终“七国之乱”被平息,但刘濞等人达到了“清君侧”的目的。

在削藩这件事上,汉景帝应该向他的儿子学习,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也发现了“藩王”的危害,但他并没有硬来,而是制定了“推恩令”,让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孙,这样一来,诸侯国被分的越来越小,可谓一举两得,既没有损害诸侯王的利益,也避免了“祸起萧墙”。

明朝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他最终不仅达到了目的,而且取得完完全全的胜利,直接将侄子赶下了台,自己做起了皇帝,齐泰、黄子澄等人被诛杀,因受牵连致死的还有近千人,尤其是黄子澄,被“灭九族,屠其家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