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懂得“狡兔死,走狗烹”,备受吹捧,又为何赶不上韩信萧何?

张良懂得“狡兔死,走狗烹”,备受吹捧,又为何赶不上韩信萧何?

张良在大汉帝国乃至后世的民间,似乎永远都是智慧的化身,人们甚至认为他的智慧来自现任,人们为他编织了许多传说,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张良已经不是众生中的一员,他仿佛来自于天外,民间之所以如此吹捧他,跟他后来的功成身退有关,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虽然足智多谋,被高祖皇帝认定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但他不过是一个凡人,他的智慧未必就高于萧何与韩信,他之所以能成为传奇,全在于他谋略有余。

张良是贵族,也曾经是热血青年,他曾与人合作刺杀秦始皇,可惜失败,陈胜起事后他在避躲避之地招揽了100多人举起反秦,不久后投奔了高祖皇帝刘邦,在刘邦创建帝国的七年中,张良始终作为最受刘邦敬重的谋士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屡让刘邦脱离险境,最有名的是当时项羽在鸿门摆的那桌宴席,如果不是张良在场以及饭局上的智慧,恐怕就不可能有大汉帝国了。

同样,如果不是张良在桌子下面用脚提醒了高祖皇帝,盛怒下的高祖皇帝,就不可能答应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有可能自立为王或是倒戈项羽,历史可能会被改写,可以说正是张良保住了高祖皇帝的命,也是张良奠定了高祖皇帝开创大汉帝国的基石,这些功劳自不需他人多言,高祖皇帝本人,就不得不承认帝国能有这番基业,全在于张良的运筹帷幄。

帝国建立之后,高祖皇帝大封群臣却对张良这个谋略之士用了一番心机,他当时对张良说,你可以自择齐三万户,也就是告诉张良齐国那片土地,你随便挑出3万户,这显然是个圈套,高祖皇帝知道,张良更是明白,仅在两年前韩信攻下齐国后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在张良的提醒下才勉强封了韩信为齐王,无论刘邦是否乐意,齐国在此时仍旧是韩信的封地,他现在却要把张良派到齐国去,目的只有一个,让张良与韩信二人互相牵制,或者是让张良自动退出。

张良给了答案,他退出。他对高祖皇帝说:我行刺秦始皇失败,四处流浪,最早和你相识于留,在那里我呆了九年,所以我对那座小城很难割舍,你就分我到那里做留侯吧,于是高祖皇帝顺势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最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历代君王在打江山的时候,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们都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在此时也就会得到尊重和重视,皇帝可以和他们一道同甘共苦打天下,但是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帝王们却不能和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果实,这似乎是一种惯性,或者说是一种传统,帝王们开始害怕昔日的功臣功高盖主,怕威胁他的皇位,那么久,兔死走狗烹的魔咒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张良在光祖皇帝的要求下,并没有去封地,而是住在了长安城,其保身的办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他开始对高祖皇帝说自己准备学辟谷,辟谷就是不吃饭,是一种修道的方法,因此他向高祖皇帝证明,他决定要抛弃人间世事,不食人间烟火,以求修道成仙,接着他说自己有病了,开始不上朝,过起了大隐于市的生活,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还劝说当时三杰之一的韩信,也应该功成身退,但韩信并不认为这种功成身退是人臣之道,对这位帝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将军来说,他为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根本不会去思考那些可能发生的厄运,后来韩信临死前探出了那句流传千载的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但是他却没有想起张良当初对他的劝告 也许张良这种退出的智慧只能用现实来佐证,才能使当事人明白并认可。

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说,张良并不是大汉帝国历史上优秀的臣子,他的功成身退之道虽然保得了他的肉身,却不能保得了他的灵魂,大汉帝国在建立初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为其添砖加瓦,由此达到它的根基,作为帝国历史上最具智慧的人,张良本应该留下来为帝国出力,即使像萧何那样屡屡被高祖猜忌,即使如韩信那样被吕后杀掉,他本不应该选择一条退路,人不能尽其材就是浪费,就等于废物,张良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一个帝国从废墟中建立起来,它还需要用他那无人可比的智谋为这个帝国献计献策,让帝国运转起来。

这或许就是张良永远也不能与萧何相提并论的原因,萧何选择了为帝国添砖加瓦,为帝国不惜最后一口气,而张良却选择了抛弃帝国,他的足智多谋对于大汉帝国已经毫无用处,他只不过是一些千方百计想在帝国政治市场中保住肉身的人的“祖宗”,是想总想保住肉身的人,对一个帝国而言有何益处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