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才华不比诸葛亮弱,但性格内向,导致遗憾终生

鲁肃,东吴大都督,才华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弱,但是这个人有一大缺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当着大家的面说话。属于我们通常说的那种开会就紧张,实际上一肚子货的主儿。

孙权第一次见鲁肃是在朝堂之上,大家叽里咕噜说了一通之后,散会了。鲁肃只是站在一边仔细的听他们说话,却一句话没说。一说散会,别人走,鲁肃也跟着向外走。孙权一看,心想不对啊,不都是说这是个能人吗?这个能人怎么回事?一言不发就走了,难道想白吃我吴国的米粮吗?不行我必须把他叫回来,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直接叫人把鲁肃叫了回来。

这次不是在朝堂,也没有那么多人,就孙权,还弄了点小酒。鲁肃几杯酒下肚就开始话多起来。他先说现在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了气候,暂时几乎没人动的了他。但是他要忙着安定北方,那边正乱着呢,咱们要想发展,就要尽快把咱们南面的一亩三分地赶快并拢在一起,壮大自己的势力。到时候才能和他们分庭抗礼。这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的类似,孙权一听,知道这个人就是有才能,所有对鲁肃特别的信任,自然格外的看中鲁肃。

鲁肃第二次和孙权咬耳朵,是在赤壁之前前夕,当初东吴一听说曹操要来攻打他们,大家议论纷纷,很多大臣都主张义和。觉得明知道人家曹操势力很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好跟人家正面开战,就建议孙权去迎接曹操,说白了就是投降呗。孙权一时没了注意。

孙权刚好内急要去厕所,这个时候鲁肃就给追了出来,拉住孙权的手说:“主公啊,您可不能听他们胡咧咧啊,您想想,我要是投降了曹操,通过几年努力,他们怎么也要给我个将军之类的当当吧,可是您过去,曹操怎么安排您呢?往好了说给您个闲散王爷,可能还要您离开老家去他统治的地方去。万一不好了,他可能就会给您直接咔嚓了,曹操这人又比较多疑,您还要慎重考虑啊!”

孙权听了这话算是有了主心骨,回去立马召回了周瑜,然后联合刘备,这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之后,三国鼎立之势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鲁肃这个人因为不爱说话,所有和周瑜配合起来非常的默契,关系也特别的密切。因为在周瑜死的时候,他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大都督之职位,镇守江东,鲁肃确实不负周瑜所托,把东吴看的铁桶一般。

一个内向的人,一群人面前都不敢说话,却在用人之际可以直接执掌帅印,统领三军。这就说明其实内向的人不是没有想法,只是相对而言更加慎重,当遇到迫不得已的事情时,哪有什么内向和外向之分,只要对事情有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想当年关于单刀赴会,赴的就是鲁肃的约,不过和历史不符的是,当年关羽占优势,要说有勇有谋的应该是鲁肃,鲁肃才是真正单刀赴会的人。

内向的人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的,这样机会才能被抓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